我市全面开展园林植物秋季病虫害防治工作 重点观测洋紫荆 确保来年花繁盛
1号首屏|时间:2023-11-02 10:38 来源:本站原创 评论:0 点击:130
每年秋季是树木病虫害发生和危害的盛发期,有效的防治可促进植物来年生长和开花。10月30日,市园林科学研究所的园林植保专家到街道绿地和各公园等地,开展园林植物病虫害调查,以制定动态的病虫害防治指导方案。目前,全市已进入秋季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关键时期。
当天,在都乐公园内,一个个挂在树上的“小灯笼”格外醒目,打开这些“小灯笼”可以看到,里面全是收集到的各类害虫。市园林科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蒙兴宁介绍,形似“小灯笼”的物体是频振式诱虫灯,通过捕获昆虫的品种及数量,可以准确掌握绿化树木害虫的发生发展动态,以此来指导园林植保工作。

园林植保专家在观测生病的树叶情况
为随时监测和记录园林植物病虫害情况,市园林科学研究所还成立了一支园林植保技术小组。小组成员每隔10天巡查我市各城区主要街道和公园的固定观测点,观察和记录各类园林植物病虫害发生情况,每隔3至7天清点诱虫灯捕获昆虫的种类和数量。
根据观测的数据和情况分析,近期我市将重点防治梨小食心虫、蝽象、淡剑贪夜蛾、葱兰夜蛾等害虫,防治方法有园艺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同时,园林植保技术小组对市树洋紫荆也进行了重点观测,确保洋紫荆明年开花繁盛。

被害虫危害后的树叶,叶面出现发黑情况
“通过观测发现,目前危害洋紫荆的病虫主要有相思拟木蠹蛾、棉古毒蛾和日本双齿长蠹等。其中日本双齿长蠹是外来物种,该虫一般是10月中旬开始危害洋紫荆。”蒙兴宁介绍,该害虫会从枝杈表皮粗糙处蛀入,做环形蛀道以便过冬,因此会利用其习性特点,及时清除和销毁虫害枝条。
全媒体记者 覃珩 报道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