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蜘蛛人”为高楼“治病”阳光100城市广场9号楼外墙存在安全隐患的市政景观灯正在被拆除

1号首屏|时间:2023-11-24 11:13作者:全媒体见习记者 冯浩 来源:本站原创 评论:0


“蜘蛛人”在9号楼外墙做拆除工作。(全媒体记者 覃科 摄)


城市里,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些高楼经过风吹日晒和雨水侵蚀,可能会“生病”。11月14日、11月16日,本报连续报道了城中区阳光100城市广场9号楼外墙的市政景观灯出现生锈问题、存在安全隐患的事件。近日,负责该区域的亮化工程公司已派出特种高空作业团队前往拆除存在安全隐患的市政景观灯。


人们将高空作业人员称为“蜘蛛人”。“蜘蛛人”是如何给高楼“治病”的?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1 “蜘蛛人”系着一根“生命绳”


11月22日上午9时,记者来到城中区阳光100城市广场9号楼楼下,看到高楼外墙上已有两名“蜘蛛人”在作业。“蜘蛛人”李文学、蒋建军站在施工吊篮里,对高约93米的9号楼外墙进行景观灯拆除工作。


据了解,该“蜘蛛人”团队有6人。当日上午8时,“蜘蛛人”李文学、蒋建军一同对施工工具和施工吊篮等设备进行了安全检查,各自系上了安全绳。拆除工作负责人杨旭则对楼顶承重点进行承重安全评估。


杨旭介绍,“蜘蛛人”工作时,楼顶和地面必须分别有两个安全员,“顶楼安全员是姚伟、徐伟,职责是看好绳子,防止有人解开。地面安全员是我与廖光材,负责提醒市民和车辆不要靠近施工区域,并与‘蜘蛛人’随时保持联系。”


在准备工作完成后,施工吊篮就从楼顶开始缓缓下降,降到拆除工作地点。


“绳子是我们的生命保障。”李文学说,“蜘蛛人”工作时身上会系着一根“生命绳”,如果在工作中发生意外,“生命绳”可以保护“蜘蛛人”。蒋建军表示,作为高空作业人员,要有强大心理素质和工作专业能力。除了危险以外,他们的工作还有常人体会不到的艰苦,“在那么高的地方,哪怕什么都不干也会消耗体力,身心都十分劳累。”


2 要看天气“脸色”“吃饭”


高空作业是一项非常艰辛和具有挑战性的工作,41岁的李文学从事高空作业10余年了。“刚开始做的时候会怕,那个时候我也不怎么敢看下面。”李文学回顾自己刚入行时的情景。


李文学和蒋建军此次的任务是拆除市政景观灯灯管和灯管外铁皮。该工作尤其需要经验技术。


“夏天炎热汗多,冬天寒冷风大。幸好这两天气候还算温和,就是偶尔风大,如果下雨就干不了活了。”李文学告诉记者,“蜘蛛人”不仅要长时间暴露在严寒或酷暑中,还要看天气的“脸色”“吃饭”。会看天气“脸色”是高空作业人员需要掌握的一项技能。


杨旭表示,因亮化工程覆盖面广,我市许多高楼都需要定期巡检和维护。“特别是在极端天气来临前,‘蜘蛛人’团队更会提高警惕,加大巡查,保证市政景观灯正常工作,照亮美丽的城市。”


3 哪里需要就去哪里


工作10余年来,我市的许多高楼外墙、山体峭壁,李文学都“爬”上去做过建设维护工作。他说:“工作时,在高空看着下面的车辆、人流,看着生机勃勃的城市,感觉还是蛮温馨的,俯视城市感觉生活里的喧嚣离自己很远,可能这就是‘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吧。”


据了解,从事高空作业的人员,需要经过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后获得高处作业操作证才可上岗。“蜘蛛人”团队用他们掌握的本领,应对不同高度工作任务的挑战,并以专业和敬业的态度去完成。


采访时,记者遇到了不少关注“蜘蛛人”的市民。“他们都是走得远,爬得高,哪里需要就去哪里。”市民张先生说,“蜘蛛人”不仅仅是一项职业,更是一种责任和使命感。市民吴先生则说:“他们工作非常辛苦,感谢他们为城市作出贡献。”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