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人弹奏的“诗和远方”——探寻一支在修车厂里诞生的乐队
1号首屏|时间:2024-01-30 13:05 来源:本站原创 评论:0 点击:61
1月23日,在鱼峰区羊角山路的一间修车厂,陈猛正在用砂纸打磨轿车。突然,一阵轰鸣声传来,李俊和刘铸辉骑车来到修车厂。李俊脱下头盔问道:“来一曲?”陈猛放下手中的砂纸,和他们走进修车厂里的排练房,取出乐器,开始练曲。
他们仨,有的是修车工,有的曾在工地里搬过砖,有的曾是外卖小哥,因为梦想组成“走神”乐队。一家修车厂如何能够诞生一支乐队?当天,记者走进修车厂,一探究竟。

“走神”乐队经常在这不到20平方米的排练房里排练。
“走神”乐队不走神
“湖中的房间/飘摇的船/天边的情节/停靠在耳畔……”
这首《飘摇》是“走神”乐队的原创歌曲,也是3名乐队成员生活的真实写照。
陈猛是乐队的贝斯手,40岁的他已有两个孩子。他10多岁就开始当修车工,喜欢修车,更热爱音乐。

陈猛在600平方米的修车厂里隔出一间不到20平方米的排练房。
28岁的刘铸辉是乐队的主唱。他记得,初中时自己因为弹吉他不被父母支持而赌气离家出走。后来他曾做过外卖小哥,现在是自由职业者。
和陈猛、刘铸辉一样,36岁的李俊从小喜爱音乐,并迷上打击乐。他曾在建筑工地搬过砖,现在正在创业,做智能化安防。

李俊在击鼓。
来自不同岗位却志趣相投,从而组团取暖,或许在别人眼中漂泊不定,不务正业,但在他们看来,音乐是疗愈生活的良药。
修车厂成排练房
在600多平方米的修车厂里,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房间略显特别——丙烯颜料的人物涂鸦,与儿童画、演出海报相得益彰;门的上方写着“关住声音的房间”——这就是在修车厂隔出来的排练房。“这是我们的杰作。”陈猛说,他们因为音乐相识,靠着口口相传,越来越多的工人前来弹琴唱歌。
1月5日,40多位“打工仔”聚集在此,举行民工音乐会。他们的生活和境遇并不相同,但音乐成为他们共同的语言,那些来源于生活的歌词和音符,感染人、打动人。
大多时候,修车厂人数不多,修理到一半的汽车、残渣废铁、水泥墙上挂着的吉他、修车厂的一饰一物,都成为“走神”乐队舞台布景的一部分,也是他们的忠实“听众”。“不管有没有听众我们都会坚持弹唱!”李俊说,音乐不会辜负自己,生活也会越来越好。
打工者的“诗和远方”
无用之用,方为大用。“走神”乐队的成员虽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器乐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