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练真本领 舞狮来贺岁

1号首屏|时间:2024-02-05 10:11 来源:本站原创 评论:0

手举几十斤重的“狮头”,身穿毛茸茸的狮裤,在2米高的梅花桩上活动自如,做出“狮子”跳跃、眨眼等动作……2月1日,在柳江区百朋镇岩下屯,伴随着锣鼓声声,柳州武善堂龙狮团的小队员们在教练谭引四的指导下进行舞狮训练,吸引了不少村民驻足观看。

舞狮表演。

临近春节,他们的舞狮表演又多了个贺岁环节:将新制作好的“龙年吉祥”“新春快乐”等横幅摆在一旁,表演结束后拉开横幅谢幕。

据了解,柳州武善堂龙狮团是一支岩下屯村民自发组织的舞狮队,成立于2009年,队员们经过老中青三代接力,传承传统客家舞狮文化。“要是从我的父亲那一辈算起,舞狮队的前身早在1955年就出现了。”谭引四介绍,舞狮队现在有20多名常驻队员,主要由10岁至18岁的青少年组成。

队员们在训练。

今年47岁的谭引四于2010年入队,从当年的学员成长为师傅,如今担任柳州市龙狮运动协会的副会长。

“你的左脚要往后挪一些,跳过来的时候才能踩到相应的位置。”今年17岁的谭意亮加入舞狮队已5年多,现在已经能指导年龄更小的队员进行一些简单动作的训练。

“舞狮讲究配合,动作力度要调整好,稍有偏差就会站不稳。”谭引四一边示范一边调整着队员们的动作:“舞狮头的时候手部要用力抖动,看起来更加灵动,可以稍将狮头歪一歪,显得狮子更精神。”

谭引四说,传统舞狮表演以锣、鼓、镲三种敲击乐器相配,角色有狮头、狮尾、鼓手、锣手、镲手等,打鼓姿势、音调都不一样,团队开展表演需要长期的训练和配合。

“往年春节期间我们都在村里走街串巷巡演送祝福,让新年更加红火热闹。”谭引四说,今年收到的表演邀请特别多,队员们正加紧练习。

“舞狮很有意思,还能锻炼身体,爸爸妈妈很支持我,现在师傅在教我舞狮头和打鼓,我感觉特别自豪。”今年10岁的覃石玉加入舞狮队已两年,由于领悟力强、基本功扎实,经常与队里的哥哥们一起演出。“听师傅说,我们今年大年初一初二都有舞狮表演呢!”能够将所学的本领展示出来,覃石玉很高兴。

这些队员在上个月的柳江区进德镇的“村晚”现场,进行了舞狮表演,一展身手。“摸摸狮头,鸿运当头!摸摸狮尾,年头旺到年尾!有舞狮表演才像过年。”“村晚”现场,58岁的村民谭秋燕兴奋地说。来自柳北区的游客沈慧在现场一边欢呼一边用手机记录:“已经很多年没有看过舞狮表演了,希望这样的传统文化能一直延续下去。”

“狮子”与村民们互动。

舞狮表演为乡村注入了新的元素,丰富了乡村文化的内涵。近年来,在柳江区像这样的舞狮队还有不少。一个个舞狮队成为了凝聚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助推乡村文化振兴。

全媒体记者 陈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