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山歌扬 携手向未来——“柳州鱼峰歌圩”老品牌如何焕发新活力系列报道(下)

1号首屏|时间:2024-03-13 12:16 来源:本站原创 评论:0

曾经,关山万千重;如今,四海山歌扬。


不以山为界,不以海为远。唱着唱着,柳州山歌唱出了新声音,唱出了新韵味,唱进了新时代。


民族大联欢 飞歌海内外


柳州的山歌,早已飞出大山,飞向五湖四海。


柳州的歌圩,聚的不只是本地乡亲,更有五湖四海的歌友。


“只要你热爱唱歌,只要你怀揣梦想,欢迎你到柳州来!”3月11日,2024中国·柳州“鱼峰歌圩”全国山歌邀请赛正式向全球歌手发起盛情邀约。


歌声飞,醉龙城。从鱼峰山脚下出发,走过近10年的岁月,“鱼峰歌圩”全国山歌邀请赛已成为一个少数民族的大联欢。


微信截图_20240313121820.png

2015年4月,在柳州举办的广西·柳州三月三“鱼峰歌圩”全国山歌邀请赛活动。全媒体记者 覃科 摄


杨平英是江西省瑞金市人,已是第三次来到柳州参赛。她说,柳州通过挖掘本地特有的山歌民俗来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这样的文旅模式值得借鉴。作为瑞金客家山歌传承发展协会会长,她希望能把客家山歌文化发扬光大,像刘三姐文化一样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来自内蒙古艺术剧院合唱团的天亮和韩牟人,跨越了大半个中国来开唱。“广西的山歌社会互动性更强,内蒙古的民歌歌词少、调子长。”他们说,希望通过不同民俗之间的交流,促进彼此相互理解和尊重,共同保护和传承这些珍贵的文化瑰宝。


溯游而上,柳州山歌和刘三姐文化早就走出柳州,在国内外山歌爱好者的心中扎下了根。


柳州市刘三姐山歌文化传承研究会会长江波介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云南、广东等地区就将柳州的刘三姐彩调剧剧本进行改编并上演,获得当地群众的喜爱;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柳州山歌的磁带还被外国友人带到了欧美等地区,文化桥梁联通了海内外。


岁月荏苒,小草已成草原,小树已成森林,来自世界各地的山歌声汇成了大合唱。


这些年来,来柳州唱山歌或民歌的海外歌手成为了一道靓丽风景线。国外友人唱柳州山歌,诠释和传递了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理念。近日,刘三姐大舞台上,身着空手道和服的日本歌手诚悟一边摆出空手道姿势,一边演唱日本民谣《冲绳民歌》。“民谣在日本同样面临着传承问题。”诚悟向记者表示,“民谣是很重要的民族文化,要一直传承下去。柳州的经验,值得学习。”


柳州山歌“摆擂台”,不仅吸引了全国各地的非遗传承人前来攻擂,更收获了一批来自海外的“粉丝”。


“我专门来现场凑热闹,就是想让更多外国朋友知道‘广西三月三’这个节日。”在柳尼日利亚籍留学生博密,在短视频平台有超过20万名“粉丝”。趁着“广西三月三”的热度,博密已经策划了好几个选题,包括柳州山歌、柳州美食等。他说,他想让更多的外国朋友知道柳州,让山歌唱响世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