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水举办多姿多彩的文化旅游活动
玩出非遗“新味” 享受快乐假期

1号首屏|时间:2024-05-06 11:59作者:全媒体记者覃珩、覃科 来源:本站原创 评论:0

179fd0f4-155a-450c-bfb1-b2616a540b92.jpg

开幕式上的芦笙踩堂舞。


高亢嘹亮的芦笙、婀娜多姿的舞蹈、娓娓动听的苗族古歌、精彩绝伦的斗马……5月1日,融水苗族自治县举办2024年中国“马超”看融水“五一”黄金周文化旅游活动,向广大市民、游客展示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非遗文化向产业化发展,助力融水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开幕式上,当地群众身着民族盛装,吹起芦笙,跳起踩堂舞,共同欢庆节日。一群斗马宝贝在芦笙队的护送下,“骑”着可爱的“小马”入场,150多名当地群众与舞蹈演员共同表演了《苗山骏马》《幸福苗山》《吉祥芒篙》等节目,用舞蹈、舞台剧等表演形式,向观众讲述了苗乡斗马的历史和来源,展现当地发展旅游业帮助群众脱贫致富的故事。


据介绍,有60余匹马参加本次斗马比赛,120支芦笙队参加芦笙比响活动,马匹和芦笙队来自贵州和广西。吹芦笙和斗马是融水独具特色的民俗活动,它们分别有2000多年和500多年的历史。其中,斗马的起源相传是婚姻的裁决,获得斗马比赛冠军者可以迎娶漂亮的姑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斗马逐渐演变为苗家人年节坡会的一项赛事。


该县文体广旅局局长周卫军介绍,融水享有“中国芦笙斗马文化之乡”的美誉。2000年起,芦笙斗马节被命名为“中国·融水苗族芦笙斗马节”。今年参赛的马匹与往年不同,它们均为各地村屯精挑细选的种马,战斗力十足。活动的最大亮点是将非遗文化与歌舞等表演形式深度融合,向广大市民展示了当地的传统文化习俗,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