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园博园开展药物防治
阻止非洲大蜗牛蔓延
1号首屏|时间:2024-07-31 10:30 来源:本站原创 评论:0 点击:298
雨后,在柳州园博园的草地、道路上,可以看到一种巨型蜗牛。它是外来物种非洲大蜗牛,其体内携带有大量寄生虫和病毒,给园内植物生长造成严重影响。7月29日,记者从柳州园博园获悉,近期园区为保障园林植物正常生长,对非洲大蜗牛开展药物防治,有效阻止其进一步蔓延。

非洲大蜗牛。
在柳州园博园里,可以清晰地看到非洲大蜗牛“作案”后留下的痕迹,大范围的大叶绿植幼叶叶片被啃噬,有些植株甚至因为叶片被啃噬后残缺过大,出现生长弱化枯萎的情况。
“去年首次在园博园北门外河岸一带发现非洲大蜗牛的踪迹,今年园区内的10个城市展区均能见到它的身影,可见其繁殖速度之快。”柳州园博园管理处绿化生产科工作人员周俊说,“非洲大蜗牛是杂食性动物,它的食谱包括花草树叶、蔬菜等多种植物,当它们没有植物可吃时,还会啃食墙面的石灰层。”
如此杂食且食量惊人的非洲大蜗牛偏偏在我国还没有天敌。此外,它体内携带有寄生虫和可让人类感染的病毒,人一旦接触或者处理不当,就会感染和传播疾病,这给非洲大蜗牛防治工作增加了难度。
“以前曾尝试用撒盐和火烧等方式治理非洲大蜗牛,但防治效果不佳,治理速度还赶不上它的繁殖速度。”周俊说。
为有效控制非洲大蜗牛,柳州园博园6月起咨询相关专家和开展对比试验,尝试用药物治理非洲大蜗牛。通过长时间观察,工作人员发现,非洲大蜗牛喜欢在潮湿的环境中活动,尤其喜欢在雨后的夜晚出没,晚上9时至11时是它们最为活跃的时间段,其他时间它们喜欢藏于垃圾堆、枯草堆或石穴内。

园林工作人员在树底洒药防治非洲大蜗牛。
“根据掌握的生物属性进行治理发现,大雨过后,在建筑物、绿地和大树附近等阴湿环境抛洒颗粒状四聚乙醛,能有效杀死非洲大蜗牛。我们这一措施效果还不错,目前,园区内的非洲大蜗牛数量明显减少。”周俊说。
全媒体记者 覃珩
(本文图片由通讯员 周俊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