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到“贴秋膘”
医生提醒:立秋养生应以“收”为主

1号首屏|时间:2024-08-08 14:36 来源:本站原创 评论:0

8月7日,立秋时节,随着微风渐起,早晚或有一丝凉意,但夏日余温犹存。7日上午,市气象台发出高温橙色预警信号,提醒市民市区出现37℃以上的高温天气。


暑热未尽,昼夜温差逐渐变大,立秋“贴秋膘”是市民们较为关注的养生话题。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受“贴秋膘”影响,猪肉销量明显上涨。在柳南区河西农贸市场一家猪肉摊位,不到10分钟,就有八九名市民前来购买猪肉。在立秋这天,“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也格外受到年轻人的关注,很多年轻市民来到奶茶店前点单拍照打卡。


“贴秋膘”有没有科学依据?市民们该如何科学地度过季节交替呢?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体质养生科副主任医师尹锘涵介绍,“贴秋膘”是通过增加营养,为严冬积蓄能量。中医上的秋季养生以“收”为主,即适当收敛身体的阳气,“贴秋膘”也是“收”的一种养生方式。但对于本身消化能力较弱的人群,过量进补反而容易产生一系列胃肠不适反应,可以选择一些营养价值高且容易消化的食物,如鸡鸭鱼肉,避免摄入高胆固醇类食物,如动物内脏、脊髓等。


尹锘涵表示,立秋后昼夜温差逐渐增大,如果市民依然穿着清凉、大量摄入冷饮、长时间吹空调,容易致使寒气入侵,诱发感冒、发烧等症状。


尹锘涵提醒,立秋时节不宜进行大汗淋漓的剧烈运动,可以选择慢跑、瑜伽、打太极拳等相对舒缓的运动,避免出汗过度。立秋后,天气干燥,在饮食上,市民们可以多摄入一些白色的食物润肺生津,比如白萝卜、莲藕、雪梨、白果等,少摄入辛辣燥热的食物,以免损伤津液,引发呼吸道、胃肠道疾病。同时,立秋后可能会产生“悲秋”情绪,人们容易情绪低落、多愁善感。建议市民做到心态平衡,多和家人朋友交流,保持情绪稳定、心情愉悦。(全媒体记者 覃林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