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柳州,仍藏着几分夏末的余温。而比天气更热的,是柳州市民的热情.
9月8日至9日,柳州迎来了两位特别的客人——奥运冠军张雨霏、练俊杰。他们学侗话、唱山歌、赏江景、品米粉,沉浸式体验柳州的风土人情,并与市民互动交流,在龙城大地种下中华体育精神的“种子”。

奥运冠军与柳州市民互动。
在乡村沃土种下体育“种子”
9日,悠扬的歌声响彻程阳八寨,第九届广西万名全民健身志愿者服务百县千乡万村活动(三江站)在此启动。
“酿来(翻译为你好)!”活动现场,张雨霏用现学的侗话与观众打招呼,引发热烈的欢呼。
随即,在当地群众的指导下,张雨霏体验了民族体育项目背篓绣球。只见她手一提、球一抛,绣球便在半空中划出漂亮弧线,精准地落入背篓里。
这一刻,充满拼搏和奋斗的中华体育精神,在群众心中“破土发芽”。
“以前只能在电视里看到的奥运冠军,现在来到了我们‘家门口’。”参与现场互动的学生杨智丽表示很惊喜,她说,以后会好好练习游泳,希望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在三江侗族自治县程阳八寨景区,张雨霏体验浓郁的民族风情。
用心浇灌,才能让种子长成茂林。
近年来,我市不断挖掘、保护和推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充分利用“民族+体育+旅游”融合发展模式推广民族体育活动;同时做好“水文章”,打造“水上娱乐运动之都”体育文化名片,营造了全民健身的良好氛围。

张雨霏给市民签名。
文旅融合唱响民族团结曲
在程阳八寨景区,侗寨依山而建,一座座风雨桥跨河而立,来来往往的游览车在干净的水泥路上穿梭。
9日上午,张雨霏头戴银簪、身穿民族服饰走入侗寨,体验了染布、捶糍粑、打油茶等民俗活动,沉浸式感受当地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三江侗族自治县月也侗寨,张雨霏体验当地民俗。
“很开心来到一个特色村庄。”张雨霏说:“这里哪里都好,人好、景好、水好,我要打100分。”

张雨霏被工作人员手上的绣球吸引。
当天,在与程阳八寨景区相隔200多公里的柳州鱼峰公园,练俊杰感受到了“全国山歌圣地”的民俗魅力。

唱响山歌欢迎练俊杰。
“你从梧州到烟台,巴黎奥运夺金牌”“练好跳水基本功,咬定青山不放松”……在现场氛围的带动下,即便是第一次唱山歌的练俊杰,也能很快跟上节奏,和“刘三姐”你来我往对起歌来。
鱼峰山下,小龙潭边,人欢聚,歌成海。
在柳州,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印迹处处可寻。柳州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项工作的主线,奋力打造“团结如钢铁 龙城石榴红”品牌,形成上下齐心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各民族群众有了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

与练俊杰合影。
体验技艺点赞柳州螺蛳粉
刀一划、手一拧、再一转,笋衣便瞬间脱落,露出光润的嫩笋。这看似老练的操作,可不是出自土生土长的笋农之手,而是奥运冠军练俊杰。

在柳州螺蛳粉产业园,练俊杰体验制作酸笋。
活动期间,练俊杰走进柳州螺蛳粉产业园,体验酸笋制作技艺和袋装柳州螺蛳粉打包工艺,亲手烹制柳州螺蛳粉,了解柳州螺蛳粉产业发展。
从米粉制作、螺蛳熬汤,再到成品包装……在这里,练俊杰了解到每一碗柳州螺蛳粉背后的故事,感受到柳州特色产业的魅力和非遗文化的传承。

“好大一颗螺蛳。”练俊杰在柳州螺蛳粉产业园里参观。
“感觉更正宗,味道更过瘾!”练俊杰连连点赞柳州螺蛳粉。在他看来,柳州螺蛳粉和中国跳水队有相似之处,跳水队的每一个人都是最重要的,柳州螺蛳粉的各种配料也缺一不可,凝聚力量才能发挥最大作用。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工业化的思维和理念,推动柳州螺蛳粉由“小米粉”发展成为“大产业”,柳州螺蛳粉寄递量连续3年超1亿件。
为期两天的行程中,两位奥运冠军还走进柳州博物馆和百里柳江景区,品味民族文化魅力,感受柳州生态之美。
在百里柳江景区,两位奥运冠军还与市民、游客对唱山歌。“这边唱来那边和,山歌好比春江水哎……”奥运冠军们的奋斗故事和中华体育精神,伴着歌声久久回荡在柳江之畔。

奥运冠军张雨霏(左)、练俊杰点赞“冠军水”。
(图片均由全媒体记者 黎寒池 覃科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