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水养好鱼 良技促增收
我市推广水产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入选全区典型案例
1号首屏|时间:2024-09-14 10:51作者:全媒体记者 张捷 来源:本站原创 评论:0 点击:20

工人捕捞陆基圆池养殖的鲜鱼。

工人将鲜鱼称重倒入运输车。
柳州好水养好鱼。9月12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日前,我市推广的工厂化陆基圆池养殖水产等模式入选《广西水产绿色健康“五大行动”骨干基地技术规范和典型案例》,水产生态健康养殖模式促农增收,助力渔业高质量发展。
12日上午,在柳江区成团镇陆基生态养殖示范基地,大棚内数十个大圆池养殖了成千上万只鲈鱼和虾,监测水温、水质的感应器连接圆池,实时生成相关数据,技术人员可了解水产的健康状况。工人投喂饲料时,圆池里的鱼在水中扑腾,激起阵阵水花。
技术人员定时给鱼、虾池清除粪便。通过沉淀、除污、过滤等流程,水处理系统将净化后的尾水用来浇淋无土栽培的蔬菜,形成“鱼菜共生”生态系统。该示范基地技术总监王代前介绍,目前开发了工厂化陆基圆池水产养殖、雾培有机蔬菜大棚、青少年农业科普教育基地。示范基地在继续扩建中,除了满足市场需求,还将发展蔬菜加工配送、海鲜餐饮加工、冷库等新交易业态,目前年产淡水虾24万斤、加州鲈鱼等40万斤,产值1500万元。
在位于柳北区沙塘镇的广西农垦沙塘现代渔业示范园,工作人员从陆基圆池里捞起草鱼,称重后,由专用运输车将新鲜活鱼运往云南、四川、广东等地销售,产品供不应求。目前,该示范园已建成圆池养殖基地、鱼塘养殖基地、鱼苗育种场、渔业技术服务中心,通过技术服务带动鱼苗、饲料销售,同时采用“公司+农户”模式进行养殖,带动群众增收,打造现代渔业示范园,助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市渔业技术推广站、乡村科技特派员文衍红介绍,今年以来,我市结合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相关政策,开展生态健康养殖模式示范推广、养殖尾水治理模式推广、水产养殖用药减量、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水产种业质量提升等“五大行动”。其中,我市开展的“稻+螺+虾”综合种养、工厂化陆基圆池水产养殖等模式走在全区前列,并获广泛推广应用。目前,我市开展《打造柳州“全国水质冠军”,推进乡村振兴产业融合发展的战略研究》的课题研究,通过挖掘与“冠军水”相关产品、产业及品牌的价值,推进乡村振兴产业融合发展。
本文图片均由全媒体记者 黄蕊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