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峰区危岩群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正在进行
给危岩穿上“盔甲” 守护群众安全

1号首屏|时间:2024-09-21 10:43作者:全媒体记者 覃林薇 周宁 来源:本站原创 评论:0

一处危岩群地质灾害治理工程。

运输车既可载人也可载物。


近期我市高温持续,9月19日上午9时许,位于鱼峰区柳石路附近的危岩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点上,20多名工人忙着清理岩壁、搬运碎石、浇筑混凝土。在高温下作业,工人们身上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


“整个治理工程位于居民聚集区,存在危岩众多、稳定性较差等问题。”现场施工单位广西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勘察院)工程项目负责人曾安怀告诉记者,此次实施的鱼峰区危岩群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共涉及鱼峰区环卫所、柳石路33号、柳石路71-73号、柳石路农用汽车运输总厂这4个地质灾害点,243处危岩点,危及常住居民超过5000人。


记者了解到,该治理工程所在地山高坡陡,山体表面裂隙发育,曾多次发生危岩崩塌坠落事件,其中一次造成柳石路33号嘉靖花园小区停车场内的车辆损毁,为保护附近居民、职工的生活生产安全,须早日排除险情。


在柳石路33号治理工程点,记者看到工人们沿着山体打造出了一条300余米的轨道,供轨道运输车将钢筋、混凝土、防护网等运到各个危岩点,再给危岩穿上“盔甲”。“我每小时要驾车来回两趟搬运这些材料,有了这个小车方便很多。”工人贾恒有说。


曾安怀介绍说,工人们会根据危岩点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理方法。对裂隙较大、有掉落危险的危岩采用静态破碎法,将其碎成小石块后搬运清除;如果危石体积过大,他们则会采取锚杆固定、锚索加固等方法,加固岩壁的稳定性和抗侵蚀能力。


目前,鱼峰区危岩群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进展过半,计划于今年11月底完工。届时,4个地质灾害点将铺设4000余平方米的被动防护网,防止危岩崩塌坠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