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拉肥下山拉果 轨道运输降本增效
——我市推行果园机械化生产助力产业提质观察

1号首屏|时间:2024-09-25 10:04 来源:本站原创 评论:0

记者24日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随着“非粮化”整治和退果还耕政策的推进,果园陆续迁移上山,这给果农们的生产运输带来了一系列难题。各县区因地制宜,探索并推行给山路铺设轨道等果园机械化生产模式,有效解决山地农业生产运输难和运输成本高的问题,助力本地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


微信截图_20240925100031.png

山地轨道运输机运送物资上山。


融水苗族自治县永乐镇洛西村的300亩脆蜜金桔果园位于山腰平整地带,通过轨道运输,化肥、工具等生产物资从山脚运输上山只需10多分钟。果农覃永志介绍,铺设上山轨道后,“乘小火车”运送物资非常方便快捷。


融水苗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融水苗族自治县呈“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势,大多农业产业基地依山而建,山高坡陡,道路崎岖不平,大型机械难以进入,造成农业生产物资和农产品运输困难重重,生产效率低、成本高。


使用山地轨道运输机后,即使在山林、沟壑等特殊地形,也能将物资和农产品运输到需要的地方,大大节省了运输时间和人力成本,避免因运输不及时导致水果腐烂,造成损失。目前,融水苗族自治县已建有30多条山地运输轨道,总长度10000多米,主要用于山地果园、茶园等农业产业区的农资和产品的运输。


记者走访获悉,市场上山地轨道运输机机头价格为6000元/台至8000元/台,轨道价格为60元/米至80元/米。一些果农认为果园机械化投入成本较高,对操作技术、设备养护等方面要求也较多,因而对机械化生产转型参与度不高。


对此,市水果站高级农艺师龚志宏建议,上山轨道运输为我市水果产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各县区可引进社会资本参与模式,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加快推进果园机械化、智慧化生产。


下一步,市农业农村局将继续围绕调结构、稳面积、促产量、提质量、树品牌等方面加强宣传培训,引导果农上山上坡新建果园,不与粮争地。鼓励种植优新水果品种,并加大与科研单位的技术合作,应用前沿科研成果。强化果园标准化建设,完善果园水、电、路、网等设施建设,推进农机农艺融合,降低人工成本,提高抗灾能力。同时抓好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提高单产,减少损失。此外,通过宣传加大融安金桔、融水糯米柚、鹿寨蜜橙、柳城蜜桔等特色水果品牌建设,进一步推动本地水果产业提质增效,实现果农增收。(全媒体记者 张捷)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