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生花点“兰”成金

1号首屏|时间:2024-11-04 10:31 来源:本站原创 评论:0

听村民说,有一名鹿寨女婿带领村里的妇女,整天在大棚里忙忙碌碌,不知是在研究什么项目?11月1日,记者驱车来到这个位于鹿寨县鹿寨镇角塘村角塘屯的兰花培育基地大棚里一探究竟。

棚内温度26.1℃、湿度90%,面积2000多平方米的大棚内空调、抽风机、测试温度和湿度的仪器等一应俱全,架子上摆放着大小统一的玻璃瓶,瓶身上标注了编号,瓶盖上有气孔,“兰花宝宝”在玻璃瓶“育婴室”里健康生长,几名工人根据兰花的不同生长期分区摆放玻璃瓶。

该基地负责人李道强今年41岁,他拿起一个瓶子介绍,兰花天生娇贵,对生长环境要求很高,在合适的温度、湿度及无菌状态下,才能培育出优质兰花苗。兰花种苗通过以芽繁芽技术,从一株苗分裂出多株苗,再到成品苗,至少需要一年半。“每一瓶按10株兰花成品苗出售,售价15元/瓶,预计年产量500万株,年产值约750万元。”

李道强观察花苗培育情况。

“这里平均每天生产1万多株兰花苗。”李道强带记者参观生产车间,工人们经过风淋室消毒,穿上白大褂,才能进入各自的工作台为兰花苗“动手术”。记者透过玻璃门看到,工人们熟练地操作手术刀、镊子等工具,把兰花苗分切成数株小苗,再将小苗放入玻璃瓶内培育。

在这里工作了8年的欧巧慧说,刚来基地工作时,培训了一个月才能上岗,分切兰花是育苗、发芽、壮芽等流程中最重要的一环,不仅要求动作麻利,还要心灵手巧,用心、细心、耐心、专心缺一不可,40多名工人都是来自周边村屯的妇女。“她们根据订单分派工作量,平均月收入3000多元,在‘家门口’工作,下班后照顾家庭也方便。”

工人们在车间进行花苗分切作业。

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李道强的坚持与努力,让他在这一行业占有一席之地。2018年,李道强来到妻子的家乡鹿寨县创业,凭借大学学习的生物技术应用专业知识,他瞄准了实习期间涉及的兰花培育市场,先后在鹿寨县鹿寨镇开办两个兰花培育基地,通过边干边学提高生产技术,持续提升花苗品质,受到广东等地客商青睐,订单量逐年增加。李道强说,下一步将继续抓好产品质量,拓宽销售渠道,带动更多群众增收,为乡村振兴出一份力。

全媒体记者 张捷 周宁 报道摄影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