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新闻背后的故事 种下新闻梦想的种子

1号首屏|时间:2024-11-10 09:24 来源:本站原创 评论:0

演播厅到底长什么样?

记者和主持人是怎么做新闻的?

柳州市融媒体中心一路走来经历了什么发展?

9日,在第25个中国记者节的第二天,“柳通天下 融向未来”柳州融媒宠粉季——全媒体矩阵铁杆粉丝线下见面会活动举行。170多名小记者、小主播、小警娃及其家长带着这些疑问,走进市融媒体中心,近距离揭秘新闻生产背后的过程,感受传媒的独特魅力。

感受媒体融合 品读柳州故事

“你看,那里是凤凰岭大桥!”“这边我认出来了,是文庙!”在报业大厦,小粉丝们在市融媒体中心形象墙前驻足停留,围着展示沙盘观看。

小警娃们打卡报业大厦里的市融媒体中心形象墙。

这面形象墙用厚重的铁锈色作底色,与左边的《柳州日报》创刊号相呼应,彰显了党报党媒“红色血脉”的赓续传承。墙面运用了新闻眼Logo,柳宗元塑像、柳州文庙、奇石馆等地标性建筑,工业齿轮及五菱新能源车造型、蜿蜒柳江凝成“大拇指点赞”形状等特色元素,展示了历史文化柳州、工业重镇柳州、山水生态柳州的独特风貌。

随后,小粉丝们前往二楼指挥中心了解运行情况,“党媒系、工业风、科技感、国际范”的设计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自2022年市融媒体中心成为中宣部确定的全国首批市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试点以来,市级媒体深度融合带来的变化,不只是报纸、广电在物理层面的合并,融合带来的“化学反应”也正在显现。

市融媒体中心干事创业合力更强、劲头更足,交出了高分答卷,在主题报道、国际传播、产业发展、新媒体建设等方面站稳全区第一方阵,呈现出中央精神落实好、融媒改革模式好 、三级贯通平台好、内外循环传播好、产业集群运营好、队伍建设素质好“六个好”的新气象。

在紫荆花书院举行的赠书环节中,小粉丝们接过《人民心——人民需要什么,我们就造什么》一书,品读书中讲述的100个柳州故事。“这里面的故事,是我以后写作文的一个巨大素材库。”四年级的小记者苏睿美说,回去以后她会每天学习阅读一篇文章。

小主播们拿着书籍合影留念。

触摸报业历史 赓续红色血脉

当天,小粉丝们还走进柳州书报博物馆,品味柳州报业(特别是《柳州日报》《柳州晚报》)与柳州唇齿相依、共同发展的风雨历程。

步入馆内,一幅波澜壮阔的浮雕式柳州全景图映入眼帘。在展馆星空顶的映衬下,由柳州知名书法家傅绍尉题写的“柳州书报博物馆”几个大字遒劲有力。

沿着历史脉络前进,在“流金岁月”板块,1949年12月28日的《柳州日报》创刊号珍贵报纸,穿过漫长岁月与小粉丝们相见。小粉丝们边参观边听讲解,发出一声声感叹。

小记者们认真听讲解员讲解报纸上的故事。

“如果没有报纸记录下来,我们都看不到历史上的那个时候发生了什么。”三年级的小警娃胡曦瑶说,老报纸看起来泛黄,读起来依然震撼。

“这里也有手抄报!”眼尖的小粉丝发现了展柜内的一份1974年的《双抢战报》。与现在的印刷报纸不同,这份《双抢战报》从标题到表格皆为手写。

70多年来,从“铅与火”到“光与电”再到数字化,从手工画版到电脑排版再到媒体融合,一次次产业升级,一次次技术跃迁,一次次改革创新,都一一呈现在柳州书报博物馆内,让小粉丝们大开眼界。小粉丝们纷纷表示,从红色血脉中汲取了澎湃力量,对报业的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体验播报新闻 种下新闻种子

“观众朋友晚上好,今天是2024年11月8日星期五,首先来看今天的主要内容……”在广电大楼,小粉丝们走进270演播厅,体验做新闻主持人,对着提词器播报新闻,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激发自信心。

现场,《新播报》主持人为小粉丝们开展现场面对面教学,揭秘演播厅内在电视上看不见的场景。在主持人的鼓励下,小粉丝们抬头挺胸面对镜头,自信满满地尝试播报新闻。

小记者体验做新闻主持人。

其后,小粉丝们走进《尚学堂》演播厅,全面了解节目的编辑制作与播出过程。“这是一次全新的体验,对我锻炼口才和胆量都很有帮助。”三年级的小主播区俊麟说,以后还想来体验。

小粉丝们在《尚学堂》演播厅参观学习。

家长祁鑫表示,女儿从小对上台表演感兴趣,也参与了小主播课程。这次活动让她更加清楚电视节目是如何录制的,为她种下了新闻梦想的种子。

笔尖有力眼有光,小小话筒手中拿,传播大大正能量。

“我感受到了新闻的魅力,也更加深刻感知到了媒体人肩上的责任与担当。”六年级的小警娃陈思颖告诉记者,这次看到新闻生产制作的台前幕后,激发了她对新闻的更多兴趣,回去后将会把当天的所见所闻整理成一条属于自己的“新闻”。

全媒体记者 韦斯敏 周宁 报道摄影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