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17处历史建筑获保护“身份证”

今日柳州|时间:2016-01-10 10:20 来源:柳州晚报 评论:0
历史建筑挂上了标志牌
        
  晚报讯(记者 计武俊) 近日,记者从市规划局获悉,市政府正式批复第二批共17处历史建筑保护规划方案,并陆续给其挂上标志牌。此次规划将结合各处历史建筑价值与类型的不同,制定不同的保护措施与要求,同时对于日常管理等方面也提出相应的建议。    
 
  这17处历史建筑分别为:柳铁一中原印刷厂(铁一中教室)、柳州消防队望火楼、屏山小学一号教学楼、三中路66号市委礼堂、雒容中山街民居群、沙塘村罗氏大院、原柳州城市职业学院鹧鸪江校区礼堂、柳州市新圩贮木厂旧苏式建筑、原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办公大楼、广西机电技师学院教学大楼、石碑坪垦区城堡建筑群、城中水厂取水塔及取水泵房、柳东水厂取水塔及取水泵房、柳南水厂取水塔及取水泵房、太平西街56号民居、雒容大桥。
 
  柳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已于2005年编制了《柳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并于2013年对其进行相应修编备案,但是在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对城市历史信息的破坏。暂时处于“真空”状态下的历史建筑,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保护和利用。2013年,市规划局组织编制《柳州市第一批历史建筑保护规划》并得到通过,其中钟宅、中山西路骑楼群、曙光西路民居群、小南路后街建筑群等历史建筑均已挂牌。本次规划即为2014年市政府公布的第二批历史建筑,相关部门通过对这17处建筑历史文化信息的挖掘,提出针对性的保护建议和意见,最终构建我市完善的历史建筑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
 
 
 
责任编辑:韦树朗
 
 
 
 
 
本文未经柳州日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录用及擅自摘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