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做了柳州“北大门”的守护神保平安?

今日柳州|时间:2016-01-12 20:28 来源:柳州晚报 评论:0
柳北交警在安抚市民
 
  柳北区是柳州四个城区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区,下辖17条道路、19条巷道、3个乡镇、4座大型桥梁、209国道鹧鸪江路口至上雷段及其他县乡道路等共计120多公里的道路。特别是柳长路作为柳州市的事故多发道路,事故防控压力极大。在繁重的工作面前,柳北交警打出了一套“组合拳”,出色地完成了守好柳州“北大门”的工作。
 
柳北交警夜间执法
    
第一招:打造“天网地网”体系
 
  2015年1月16日,柳北区公安交通监控指挥中心正式投入使用,设置高清探头37个、天网监控探头1700多个,在柳北区上空构筑一张无形的“天网”守护平安。为了利用好这张“天网”,大队领导班子想到了构筑“地网”与之匹配的办法。
 
  于是,在辖区道路设置了十个岗亭,以岗亭为中心向周边道路辐射形成责任路段,责任民警带领协管员在责任路段内开展工作。
 
  硬件备齐,随之而来的是“软件”跟上,“天网”和“地网”通过一系列配套管理措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队伍管理效能明显上了一个台阶,由此也带动提高了指挥调度、事故快速处理、警情处理的能力,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内功”明显增强。
 
柳北交警在高速排查
        
第二招:“上中下”三路构建事故防控体系
 
  柳北区的柳长路素以事故多发而为广大司机驾驶人熟知,既有道路条件先天不足的原因,也有周边居民、交通参与者交通安全意识不强有关,更有道路交通状况复杂特别是危化品运输、客货运输流量巨大的因素等。
 
  为了避免柳长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柳北交警全方位采取措施。一是抓源头管理,大队大力推进了三个乡镇政府的“交通安全管理站、交通安全劝导服务站、交通管理员、交通义务劝导员”(简称“两站两员”)的建设工作,从农村基层着手打牢交通管理工作基础。此外,大队还定期派出民警到辖区重点运输企业对管理制度和落实情况进行检查,从源头上进行把关。二是抓好交通安全隐患排查,形成定期对辖区道路进行巡查的机制,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通知有关责任单位进行整改。通过巡查制度,每年都有十几处道路隐患被发现并得到了整改,大大减少了事故的诱因。三是合理安排警力部署,筑好事故防控的最后一道防线。根据柳长路交通事故夜间多发的特点,安排民警上路巡逻,对违法行为进行查处,提醒交通参与者注意安全,及时发现和处置隐患问题。民警还通过喊话的方式,提醒一些在车行道中间行驶、行驶路线不正常的电动车、自行车驾驶人注意行车安全。就这样,巡逻民警通过一点一滴的付出,消除了一个又一个安全隐患。
 
柳北交警在夜间查酒驾
    
第三招:重拳出击查毒酒驾,全力打击交通肇事逃逸
 
  为了加强对酒驾、醉驾、交通肇事逃逸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2015年初,大队调整警力部署,抽调精干人员成立了专案查处小组,并在大队监控中心成立了视频技术侦查小组加以密切配合,在查处上述严重违法行为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
 
柳北交警在夜间工作
 
  2015年6月22日凌晨4时许,一位在跃进路进行路面保洁的环卫工人被一辆三轮车撞倒,致使该环卫工抢救无效死亡,而肇事三轮车趁着夜色逃逸。为尽快破案,大队成立了以宁宏东负责的“6·22”逃逸案侦破小组,侦破小组多次召开案情分析会,拟定侦查方向。事故中队王春生中队长等民警在走访现场的同时,通过大队监控视频,不眠不休地寻找逃逸三轮车的踪迹,最终锁定嫌疑三轮车和肇事驾驶人,使案件仅用38小时就得以侦破。
 
  2015年,柳北交警大队共办理逃逸事故行政拘留案件11起,查处酒驾136起,毒驾2起。全年一共办理行政拘留案件34起,排名全支队第一名。(记者 潘贵华)
 
 
 
图片来源:市交警支队宣传科
 
 
 
 
 
 
本文未经柳州日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录用及擅自摘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