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尸车”长期霸口 碍眼又挡路

今日柳州|时间:2016-01-15 07:42 来源:柳州晚报 评论:0

白云小区二村21栋楼底停放两辆“僵尸车”

燎原路中石化加油站旁的一辆粤A车牌的轿车停放数月之久

 

 

  长期无人使用维护,落满灰尘甚至残破不堪的车辆被形象称为“僵尸车”。您是否还记得有这样一则通知:在柳州文化艺术中心停车场,车牌为“桂B**763”的车辆因停放长达14年之久,被管理方登报通知车主,前来交纳近8万元的停车保管服务费。这可能是处置“僵尸车”的无奈之举。近日,记者根据市民反映情况,走访小区、道路等区域发现,五花八门的“僵尸车”还真不少,霸占消防通道、停车位,市民担心其存在安全隐患投诉不断。


   
现场:残破不堪车辆长期“霸口”

桂中大道停放的“僵尸车”已移走


  去年11月份,就有市民举报在桂中大道清华坊小区北侧的人行道上,一辆残破不堪的“僵尸车”成了“广告车”。几天过后,交警部门答复:车辆停放在泊位内,交警无权进行拖车,但已经电话联系车主,车主答应尽快处理。另外,还有鹅山路、桂景湾路、九头山路、新柳大道等区域都存在“僵尸车”长期停放,经多方努力最终得以处置。


  13日,记者兵分几路走访小区、道路发现,五花八门的“僵尸车”依然存在。在燎原路中国石化加油站旁的临时停车位,从去年开始就停放着一辆粤A车牌的轿车,外观沾满灰尘,四个轮子已瘪了。在白云小区消防通道、公共区域,停放着四辆落满灰尘、残破不堪的车辆。


    该小区物业工作人员卓先生说,有的车主表示“有空就会把车子开走”,但是他们就是一拖再拖,时间短则一年半载,长则四五年,有的车辆联系不上车主。社区、物业工作人员对此很头疼,希望相关执法部门能尽快处置 “僵尸车”。 
   
热议:“僵尸车”碍眼又挡路有安全隐患

物业人员担心该车停放小区有四年多没动过存在安全隐患

 

  说到“僵尸车”,家住宝莲新都小区的董师傅很是头痛。他每天出门的必经人行道上,就停着一辆从不开动的“高顶篷”。“高顶篷不肯‘挪窝’,影响了大家出行。”董师傅对其“霸道”行为很是不满。董师傅告诉记者,这辆车几乎没有离开过,也从没见过车主,车停在人行道上,导致车底堆积了很多垃圾,影响市容环境。


  这辆车为何一直停在人行道上?记者联系了宝莲社区副书记何琳。她告诉记者,该车是卖水果的商贩停在这里的,他白天在旁边卖水果,晚上收摊后就把水果放回车里,把车子当成了“仓库”。何琳回忆,高顶篷已经在人行道上停了一年多时间,社区工作人员曾多次劝说车主将车开走,但都无功而返。


  白云社区主任周小英也为小区的“僵尸车”感到烦恼。“小区里的停车位本来就紧张,这些车占着车位甚至消防通道。万一发生火灾影响救援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周小英无奈地说,社区也曾联合物业寻找车主,但都没有找到,居民们对此意见都很大。


  这些僵尸车很多都已是残破不堪,车门也可以随意打开,不少居民表示,小孩如果跑进车里玩,发生意外该怎么办?大家都希望相关部门能帮忙妥善处理,还路于民。记者采访得知,“僵尸车”停在道路两旁的人行道或公共停车线内,既占用公共资源,又影响市容;而停在三无小区的公共区域或小区道路上,侵占小区全体业主的公共利益且有安全隐患。

 

焦点:“僵尸车”问津


  据统计,从2010年至2014年,市城市管理信息中心共采集废弃车辆信息131件,立案123件,有单位处理回复101件;2015年受理78条信息,立案74件,已处理结案72件,2件还在处理中。目前,数字城管市容巡查员发现,长期停放在城市道路及公共区域上,严重破损且无人管理的车辆初步判断为废弃车辆。


  数字城管系统立案后将案件分派到交警部门处理,一般有三种处理情况:一是交警部门到现场通过查询车辆信息,确认是已达到报废年限的车辆且影响道路交通的,由交警部门将废弃车辆拖离现场。二是交警部门查询是未达报废的车辆且占道停放的,一般交警部门进行贴单处理;三是车辆不是停放在城市道路上且没上路行驶的,交警部门会联系车主驶离现场。


  记者采访发现,目前仍有部分区域的“僵尸车”无人问津。停放在三无小区(开放式小区)内、企业厂区物业管理红线范围内的公共通道、空地上的废弃车辆;未达报废年限,也没有盗抢记录,长期停放在停车位内的疑似废弃车车辆,处置单位也无法强制处理;废弃车辆无车牌,车辆轮胎被卸走,发动机也被拆走,只剩下车外壳,交警部门无法通知车主到现场处理;停放在无法正常通行社会车辆且未交付给交管部门管理的路段,不属于交通安全法规定的“道路”范畴,如公园绿地边空地上的废弃车辆。

 

措施:联系不到车主可进行拍卖处理


  “僵尸车”该如何妥善处置?去年7月31日,晚报13版刊登《路边“僵尸车”变成“广告车”》一文,很快,柳南交警将其拖走。负责处置车辆的交警表示,根据车型号和发动机号查找车主,让车主过来处理;如果一直没联系到车主,就按照相关程序处理,把车子送到金属回收公司,对车子进行拆解拍卖,拍卖所得上交给财政部门。


  记者从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了解到,今年把“僵尸车”的监管纳入“五车”整治工作范围,并将协调相关部门对及时发现、限时处置不同区域的“僵尸车”等细节问题落实责任,形成快速联动处置机制,进而合理利用公共停车位、消除安全隐患。


  在“两会”来临之际,记者采访了解到,全区在适当区域将增加公共停车位,满足停车需要。对此,有市民认为停车“有位”,相关部门还需“有为”。车主该如何用好停车位?相关部门该如何规范管理“僵尸车”?请继续关注晚报。(记者 张捷 杨贝贝 通讯员 韦金菊)

 

责任编辑:覃连毅

 

本文未经柳州日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录用及擅自摘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