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日,晚报《爱心档案》栏目报道了坚强男孩小阳独自照顾病重父亲老苏的故事。报道见报后,引起了众多爱心人士的关注。不少热心市民拨打晚报热线2821100,表示愿意帮助小阳父子,还有一些好心人,自发组织到老苏家中探望。
14日晚,老苏突患高烧,得到好心人及时送入医院并彻夜陪伴。小阳也在学校和爱心人士的帮助下,有了暂时的安居地。在爱心暖流的包围下,老苏重新燃起了“生”的希望。
晚报热线成爱心热线
“晚报吗?我愿意资助小阳继续读书……”“小阳太可怜了,我想去看看他……”连日来,晚报热线不断接到热心市民的电话,表示想要帮助小阳父子。
手机尾号为4777的罗女士来电表示,愿意为小阳提供生活上的帮助,资助他日常的学杂费。
手机尾号为9591的张女士说,她想买一些生活用品去看望小阳,以后有需求她也将尽力帮助。
手机尾号为2660的陆女士说,她7岁的儿子看了晚报后,觉得小阳很可怜,想要拿出自己的零花钱捐给小阳,并且和小阳做朋友。
手机尾号为1700的卢先生表示,得知小阳的故事后,他将其发到了朋友圈中。有朋友表示愿意收养小阳,而他正发动更多爱心人士的力量,希望给小阳之后的生活支持。
手机尾号为0090的覃女士来电说,她愿意长期资助小阳的学费。她家里有一个5岁的女儿,周末时可以接小阳到家中吃饭,和女儿一起玩耍。
“很难想像,现在还有天天喝白粥的孩子,这点钱请转交给小阳,让他买点好吃的。”15日中午,市民黄女士赶来晚报记者部,送出100元善款后匆匆离去。
网友“毛毛姐”也向晚报记者汇来200元善款,希望以微小的力量给小阳父子关怀。
手机尾号为2898的唐先生来电说,他常年资助融水的一名贫困学子,今年贫困学子高中毕业了,他正好可以帮助可怜的小阳,他将捐出1000元并去探望小阳。
在市中心开设午托班的潘老师联系晚报,表示他们可以每天提供四份餐饮给小阳父子,确保小阳以后都能有饭吃。
不仅如此,“柳州1号”APP和柳州晚报官方微信也将小阳的求助信息在网上发布,获得了众多网友的关注转发,更有桂林、南宁、来宾等市的市民致电晚报热线,表示愿意收养小阳。
爱心人士与学校已暂时安置好小阳
报道见报后,小阳就读的革新路第二小学校方也采取了帮扶行动。该校党支部书记岑玉清表示,得知小阳的事情后,校方安排了班主任上门探访,并送去了慰问品。爱心人士岑女士找来学校,表示她们团队愿意资助小阳至小学毕业阶段的生活开销,学校就近联系了一所全托中心,对方也减免了部分费用。
岑女士说,一开始她在朋友圈中看到小阳的事情,还是半信半疑。但到了他的家中一看,发现“整个屋子破破烂烂的,就是一间瓦房,根本不算是家。”岑女士非常同情小阳父子,当即给了老苏1000元善款,并在朋友圈中发动了其他朋友一起,资助小阳至小学毕业期间的生活费用。
懂事的小阳时时刻刻惦记着父亲。14日中午,他在全托中心打好了饭,不忘拿回家给老苏吃,14日晚上,他也不愿意住在全托中心,想要回家陪伴父亲,谁知老苏却因发烧住院。现在,小阳暂时住在了全托中心里,获得了吃住上的照顾。
老苏高烧入院,好心人陪伴一夜
15日上午,记者来到市柳铁中心医院,看到躺在病床上的老苏正在接受治疗。主治医生彭医生介绍,老苏是14日晚上,被两位好心人送来医院的。当时老苏的情况很严重,高烧引发了肺部感染,加上原来的糖尿病、肾功能缺失和长期的营养不良,医院下了病重通知书,多亏了一位好心人的彻夜陪伴照顾,老苏的病情才稍微缓解。医院方也对老苏开展了人文救助:老苏的医药费不足,医院还是以救人为前提,下药治病;护士们见老苏全身发臭,主动扶他洗澡。
随后,记者联系上了好心帮助老苏的覃女士。覃女士说,她从朋友圈得知了小阳父子的情况,14日晚上和另一个朋友一起去老苏家中探望。当时,老苏满脸通红,言语含糊,眼看就要昏倒,覃女士连忙拨打了120。“我当时问小阳‘可以一个人在家吗’,小阳说‘可以’,于是我留了一点钱给他买吃的,就急匆匆把老苏送到了医院。”
由于老苏的病情严重,需要彻夜输液、换药,覃女士放心不下,就一直在医院陪老苏聊天,帮他按铃换点滴,扶他起夜。也是通过这个夜晚,覃女士打开了老苏的心结。
“他(老苏)原来计划自己回融安老家吃点中药度日,把小阳留在柳州的。但我一直在安慰他、鼓励他不要轻易放弃,要有信心治好这个病。”老苏住院的500元押金还是覃女士垫付的,但她说:“这点钱并不重要,只要有良知的人都会这样做的。”
病床上的老苏恢复了精神,也燃起了生的希望。他说,这几天不断有好心人到家中探望,送来了很多东西和善款,让他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和大爱。现在小阳在全托中心有人照顾了,他可以安心治病,争取早日出院和小阳团聚。
然而,老苏的治疗费用仍是一个难题。如果您愿意帮助小阳父子献出爱心,请拨打晚报热线2821100。(记者 李劼)
责任编辑:陈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