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16家企业领环保罚单 首单“按日计罚” 挨了280万
今日柳州|时间:2016-04-14 09:30 来源:柳州日报 评论:0 点击:3197

(图片来源网络)
我市首张“按日计罚”环保罚单开出,涉罚金额280万元。市环保局13日通报今年第一季度环境监管执法“成绩单”,全市16家企业领到22张环保行政处罚单。
新环保法实施一年多来,我市的环境监管执法充分运用新环保法赋予的按日连续处罚、查封扣押、限产停产及移交行政拘留等手段,严打环境违法行为,维护柳州绿色发展和生态环境。
在1月至3月的22张环保罚单中,废气超标排放、废水超标排放、未办理环保验收手续是企业领罚的主要原因,总罚款额逾385.91万元。其中,广西柳州钢铁(集团)公司1月份连续领了2张“按日计罚”罚单。市环保部门给出的处罚依据是,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五十九条,《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按日连续处罚办法》第十二条第一款、第十七条、第十九条,即企业因违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而拒不改正的,自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按照原处罚数额按日连续处罚。
据了解,目前“按日计罚”的罚单尚未执行。已执行罚单13张,罚款额52.29万元。(日报记者 粟桂利)




相关链接:

我市保持环境违法高压态势
——从一季度全市16家企业领环保罚单说开去
柳北机械化屠宰厂偷排污水,成为我市首起移交公安部门处理的环保违法案件;柳钢因排放污染物,成为全市首个领“按日计罚”环保罚单的企业……新环保法实施1年多,我市连续使用法律赋予的新监管权力,以高压态势严肃处理企业的违法行为,提高了企业的违法成本。记者从近年来一个个环保处罚案例中,扫描出环保监管的几个特点。
罚单涉及名企照样点名
4月13日,市环保局向媒体公布今年第一季度行政处罚情况,对16家企业开出了22张行政处罚单。
受罚企业依次是市振银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市高旺燃料有限公司、广西柳州钢铁(集团)公司、柳州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柳州中色锌品有限责任公司、柳州两面针纸业有限公司、广西柳州裕田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市凯恒锌品加工厂、广西新柳邕农产品批发市场有限公司、市龙顺机械厂、柳州桂泰车辆有限责任公司、市华源纸业有限责任公司、市昌海茧丝有限责任公司、市中食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柳北机械化屠宰厂、市龙杰汽车配件有限责任公司、市鸿福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进入罚单的有全国知名企业,是“罚款榜单”的“熟面孔”。
定期公布环保“黄红牌”名单
从今年起,市环保部门每半年定期公布一次环保“黄牌”“红牌”企业名单。年内,市环保部门将牵头逐一排查工业企业排污情况,督促、确保所有排污单位必须依法实现全面达标排放,对环境违法行为予以严厉打击,对造成生态损害的责任者严格落实赔偿制度,将结果向社会公布。
根据市环保局的工作安排,全市将重点打击私设暗管或利用渗井、渗坑、溶洞排放、倾倒含有毒有害污染物废水、含病原体污水行为,监测数据弄虚作假、不正常使用水污染物处理设施,或者未经批准拆除、闲置水污染物处理设施等环境违法行为。对超标和超总量的企业予以“黄牌”警示,一律限制生产或停产整治;对整治仍不能达到要求且情节严重的企业予以“红牌”处罚,一律停业、关闭。
同时,我市将强化环保、公安部门之间的协作,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配合机制,不定期将一批环境违法典型案例联合公安机关进行挂牌督办,定期向社会通报环境违法案件移送情况。
开启全民环境监管模式
从去年12月起,我市环境监管及执法进入全新模式。定区域、定人员、定职责、定任务、定奖惩,建立市、县、乡三级网格化监管体系,推动环境监管执法在柳州市辖区内的全覆盖,着力实现零死角。
记者注意到,该监管模式相当注重实施过程中的实效性,有严格的监管、问责、奖惩措施。在保障各级网格的高效运转方面,该方案明确了市环保、发改、工信、公安等各职能部门的职权,强调联席会商、联合执法、信息公开和定期报告。比如,要求各级网格及时公布网格化管理建设情况、各级网格的职责和责任人员、各个环境监管事项的落实等情况,一级网格要按要求公开辖区内污染源相关信息。(日报记者 粟桂利)
责任编辑:陈婕
本文未经柳州日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录用及擅自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