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南宁4月23日专电(记者邹婷玉)近日,网传南宁市一家幼儿园隐瞒手足口病例导致同班幼儿不同程度感染,并配有图片,引发网民关注。涉事幼儿园接受记者采访时坦承工作存在疏忽,截至22日下午,全园确诊手足口病患儿10例,目前正在停课整改。
网帖称,位于南宁市明秀东路88号的汇佳幼儿园收到手足口病例报告后隐瞒疫情,病情迅速传染,致使多名同班幼儿感染。
兴宁区教育局、疾控中心证实,4月13日,汇佳幼儿园K1B班(小小班)发现第一例手足口病,当日患病幼儿停课隔离。4月19日上午,K1B班老师电话回访缺勤学生情况,获知本班学生黄某平被医院诊断为手足口病,汇佳幼儿园电话汇报南宁市兴宁区疾控中心,反映该园K1B班先后有2例手足口病例,南宁市兴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书面下达给该园《手足口病防控指导意见书》要求患者所在班级停课10天并做好卫生消毒的工作。该园即对K1B班采取停课隔离措施,当天中午告知家长到园接幼儿回家进行隔离,并告知家长停课原因。
兴宁区疾控中心副主任黄礼庆说,尽管发生疫情后,幼儿园按照规定及时上报疫情、坚持晨午检、采取停课措施等,但是发现首例手足口病时,园方还应该第一时间告知家长们,提醒家长们回家仔细观察孩子的身体状况,幼儿外出玩耍后回家要注意洗手卫生,如果是已经感染了,要把患儿接触过的衣物、玩具、餐具等进行消毒,避免外出和其他小朋友接触,以此减少手足口病发病率。疾控部门正在对涉事幼儿园提出进一步整改意见和防控要求。
涉事汇佳幼儿园园长何冰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幼儿园在发现第一例手足口病时的确存在疏忽,没有第一时间和家长们做好充分沟通,园方对此深表歉意。目前,按照停课规定全园停课,幼儿园将加强和家长的沟通,密切注意疫情进展情况做到每日一报,严格做好整改工作,每天向患儿家长了解病情发展,待患儿疾病痊愈后,凭医院出具的治愈证明方可回校上课。同时跟踪联系全园幼儿若发现新增病例及时向疾控部门汇报,通过墙报、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向小朋友、老师、家长宣传传染病的有关防护知识,提高防护意识。
疾控人员介绍,每年4月至7月为广西手足口病高发季节,手足口病可防可治可控,手足口病多为轻症,轻症患者经治疗7至10天可愈,预防手足口病需要卫生部门、教育部门和家长通力合作,如果孩子出现发热,口腔、手、足、臀部出现皮疹,或出现口腔黏膜疱疹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治疗。
相关新闻:

手足口病疫苗预计月底来柳 6月龄至5岁儿童需自费接种
近日,外地媒体报道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支EV71灭活手足口病疫苗上市,引起广大家长关注。记者今天从市疾控中心获悉,该疫苗预计本月底来到柳州。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每年的4至7月是高发季节。发病人群以5岁及以下儿童多见。患儿以发热、食欲不振、精神差和咽痛起病,1至2天后出现口腔溃疡,手掌、脚掌以及臀部出现红色皮疹。该病多数症状较轻,未经治疗7至10天可自愈。少数患儿由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易引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多种神经系统疾病,且病情进展快,极易导致患儿死亡。市疾控中心相关科室负责人介绍,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主要病原为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A组16型(CoxA16)。监测发现,80%的手足口病重症病例都是由EV71病毒引起的,而手足口病死亡病例中,有93%的死亡病例由EV71病毒引起。
EV71灭活疫苗由我国历时7年,完全自主创新研发。EV71灭活疫苗于2015年12月3日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的新药证书和生产文号,2016年3月15日首批疫苗获得批签发合格报告。作为全球首个EV71灭活疫苗,其正式投入市场使用后,对于有效降低EV71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无菌性脑膜炎、脑干脑炎和脊髓灰质炎样的麻痹等多种疾病的发病,尤其是减少手足口病的重症和死亡病例,保护我国儿童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分配给广西的EV71灭活疫苗已抵达南宁市,预计月底来到柳州。运到我市的EV71灭活疫苗是由中国医学科学院昆明所研发,该疫苗适龄接种小孩为6月龄至5岁,需接种两次,间隔为一个月,接种后预防由EV71病毒感染引起的重症手足口病的保护率为100%。疫苗本着“知情、自愿、自费”原则进行接种。
那么,以前患过手足口病的小孩需要接种吗?接种疫苗后,就不会再患手足口病吗?
针对家长关心的这些问题,市疾控中心相关科室负责人答复,孩子得过手足口病后,会对同一种病毒的手足口病产生抗体,如小孩患病时确诊是EV71病毒引起的,可不接种疫苗。如无法确诊孩子是由哪种病毒引起,家长可给小孩接种上述疫苗。此外,由于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小孩接种了EV71灭活疫苗后,也可能会患上其他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记者 罗世华)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呢?
往下看~
4月,我市手足口病将逐渐进入本年度第一个发病高峰。市疾控中心提醒家长:近期应特别关注儿童健康,做好预防工作。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均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

主要有哪些症状?
疱疹性咽峡炎主要症状表现为发热和咽部疱疹,手足口病主要症状表现为发热伴手、足、口周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大多以轻症病例为主,但极少数病例会出现病情加重转为重症病例甚至死亡病例。
应该怎么预防?
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
患儿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力。由于不同病原型别感染后抗体缺乏交叉保护力,因此,患儿可反复感染发病。预防手足口病,关键在于正确的洗手方法。

注意事项
手足口病患儿的衣服、被褥需要单独清洗,用70℃以上热水浸泡30分钟,患儿所用毛巾、擦手巾、尿布等每次清洗后煮沸5分钟。
资料来源:新华社、柳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柳州晚报
责任编辑:李昕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