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希望成绝望:儿子欲给患病老爸捐肝 却独缺手术费

今日柳州|时间:2016-06-19 21:44 来源:柳州晚报 评论:0
正在接受治疗的罗杨伦
 
  罗杨伦今年只有46岁,但肝硬化晚期的他已是半头白发。19日是父亲节,他的儿子罗宇雷陪伴着面容憔悴的他,拿着肝硬化手术诊断书来到报社,声泪俱下地向记者述说了病魔的折磨和家庭的艰辛。罗宇雷说,不忍心看到爸爸受病魔折磨,要尽一切能力救助父亲。
    
一线希望成绝望
   
  罗杨伦原是我市机械厂的职工,是一名货车司机。早在2002年,单位组织全体员工体检时,他就被查出患有肝硬化。但当时身体并无异常,而家中各项开支吃紧,且医院还没有抗病毒的药物,他只服用了护肝药物,并没有对此作特殊处理。
   
  2012年的一天,正在工作的他突然觉得肝脏疼痛。这时,他被医院查出肝硬化已到晚期。在市人民医院做了“脾栓塞术”手术后,医生诊断:罗杨伦已经丧失了工作能力,只能在家疗伤养病。当时的他只有42岁。单位考虑他特殊的身体状况,准许他提前病退了。
   
  从那时起,肝腹水常常让罗杨伦痛不欲生。为了照顾丈夫,罗杨伦的妻子也提前退休。原本欢乐的家庭被蒙上了一层阴影:全家仅靠罗杨伦病退后每个月1100元的退休金和罗杨伦妻子内退后每个月900元的退休金支撑生活。而当时,儿子罗宇雷才刚考上大学,家庭经济压力徒增。
   
  本来以为肝硬化能靠药物控制,但病情却急转直下了。从今年春节后到现在,罗杨伦住了4次医院。经诊断,他患上了重度胃底静脉曲张和肝性脑病等并发病。医生告诉他,重度胃底静脉曲张意味着血液不能流入肝脏,而是堆积在胃底,当积攒到一定程度,血管会爆,会危及生命;而肝性脑病会导致昏迷或休克,同样会危及生命,需要分别做手术治疗。
   
  抱着一线希望,他到广西医科大做血管分流手术。手术台上,医生告诉他,血管分流手术能延续生命,但治标不治本,而且风险很大,一旦发生意外,可能就下不了手术台了。罗杨伦放弃了。
   
  “治疗肝硬化,只能做肝移植手术,而且你现在的身体条件很适合做手术,手术费约30万元。”当医生将这一消息告诉罗杨伦时,他看到了一丝生存的希望,却又如遭到晴天霹雳:他和妻子退休多年,退休金并不高,且长年累月看病吃药,家中积蓄捉襟见肘,哪里有30万元的手术费?但如果没有钱,就只能等死了。
 
 
儿子欲捐肝 唯缺手术费
   
  罗宇雷是罗杨伦唯一的儿子。谈及父亲病情时,罗宇雷几度悲伤地哭泣。“爸爸今年才46岁,我都还没毕业,还没有好好地尽孝。每次看到爸爸病发,我感觉是自己受折磨一样,心碎裂般疼。”
   
  罗雷宇今年21岁,大学尚未毕业。在柳州职业技术学院读书的他,为了减缓家中生活负担,他甚至不住学校以节省住宿费。平日里,他经常做兼职补贴家用。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我不忍心看到爸爸受病魔折磨。如果可以的话,我可以将我的肝献给爸爸。但目前最困难也最迷茫的就是手术费了,30万元对我们家庭而言是天文数字。我们已经向亲戚朋友借了数十万元,离目标费用还有一定的距离。”罗雷宇说。
   
  各位爱心读者,如果您愿意伸出援手帮助这位年轻的爸爸,请拨打爱心热线2821100,或直接联系:罗杨伦(电话:13978004209)、罗雷宇(电话:13087722136);或转账至罗杨伦本人账户:6222600520004312570,开户银行:交通银行。谢谢大家!(记者 叶露婷)
 
 
责任编辑:李昕祺
本文未经柳州日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录用及擅自摘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