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柳州4人入围“中国好人”候选名单!

今日柳州|时间:2016-07-02 20:29 来源:文明柳州 评论:0

 

  又有4位“柳州好人”荣登中国好人榜7月候选人榜单,他们是:韦明、张小妹、覃艳、张媛。这些都是柳州人的骄傲!大家赶紧点击最下面的链接为他们投上一票吧!

 

  韦明,1974年生,广西柳州人。2001年自主创业,开办了广西超盛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现任广西超盛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柳州云谷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和柳州明智光电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同时也是柳州创客空间发起人和趣创想创客教育创始人。2015年,被评为“感动鱼峰2014年度人物”和“第四届广西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十几年来,韦明在坚持自己的追梦之路的同时,也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来回馈社会、帮助每一位需要帮助的人,为他们筑起一条追梦之路。资助贫困学生、帮助重病患儿、为灾区捐款等对于他来说,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一种态度。

 

  2004年,创业初期的他,在共青团柳州市委的牵线下,得知锦绣路小学四年级学生黄某的父亲身患癌症已经去世,母亲是个下岗工人,靠打点零工赚取家用,家庭生活非常困难,于是决定全额支助黄某今后的学习费用,直到完成学业。2011年9月,晨练于龙潭公园的韦明在偶然的情况下,听到了两位阿姨在谈论有个孩子考上了重点大学却没钱上学,热心肠的韦明便上前询问了情况。得知孩子家住胜利小区,父亲也是生病去世,母亲在单位当保洁员,收入太低,根本付不起学费,他向阿姨要了联系电话,当天就上门拜访。了解情况属实,韦明马上赞助覃某5000元,帮助他顺利就读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并决定每年支助其4000元学费直到大学毕业。2014年初,韦明通过残联了解到家住柳石路的陈某,其父亲四级残疾,2012年因病去世,母亲外出打工,家里剩下奶奶与他相依为命,贫困的家庭使得他上大学面临着重重困难。得知情况后,韦明于2月19日来到陈某家中慰问,给他送去了2000元助学金,并鼓励他好好学习,将来学有所成,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在同年11月,又支助其2000元学费。除此之外,韦明还组织社会各届人士到柳州周边县城一些条件有限的学校开展赠书、创办图书室等活动,希望让孩子们多看书,看好书。2014年底还和政协鱼峰区科技组到融水县四荣乡荣塘小学为学生送去学习用品并资助所有学生一年学费。

 

  慈善没有界限,除了帮助学生,在平常的生活中,当周围遇到需要帮助的人和事的时候,他总会伸出援手,尽自己的努力给予帮助。2008年汶川大地震,他组织公司捐款2.3万元,并组织员工到血液中心献血。2010年底捐助鹿寨县黄晏一位残疾儿童手术费3000元。2011年初,捐助鹿寨县杨子村脚长巨大肿瘤的女孩韦某3000元。2011年与工商联会员一起走访工疗站,并送去3000元。2013年向武宣希尔顿天天假日酒店患尿毒症的员工杨某捐助了3000元。2014年底,出差在外的他听朋友说“龙城勇士”廖某突发脑溢血住院,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大家正在帮忙筹集手术费、住院费的情况后,他马上让公司的员工送去了4000元,并转达了问候,希望病人好好冶疗,早日康复。

 

  张小妹,女,出生于1958年1月,柳州农工商有限责任公司退休职工,柳州市鱼峰区大桥社区红园新村居民,与左邻右舍相处和睦。工作期间,张小妹在工作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认真负责,关心同事,处处为公司考虑,不记个人得失,年年被评为“公司先进个人”。

 

  30年来,张小妹与家人真情赡养非亲非故、双目失明的孤寡老人覃义,让老人尽享晚年的天伦之乐。照看一阵子容易,坚持照顾30年可就很难了,但一万多个日日夜夜,张小妹始终将老人放在心上,悉心照顾,还动员家人一起照顾,对老人不离不弃,像自己亲人一样对待。

 

  老人名叫覃义,今年已80岁高龄,至今未婚。老人与张小妹同是柳州农工商有限责任公司职工,又互为邻居,1987年因患白内障导致双目失明,独自生活困难重重。张小妹十分同情老人的遭遇,与爱人商量后,于是自1987年起把覃义老人接到了自己家,悉心地照顾他的日常起居。自家做好吃的,就给覃义端去一份。随着老人年岁的增高,张小妹夫妇承担起了照顾覃义的全部责任。夫妻的言行对子女影响很深,张小妹的两个儿子从小就把覃义当成自己的亲爷爷,对老人十分亲近。

 

  从给老人端茶送水到给老人洗脸擦身,张小妹与丈夫都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尽心尽力地赡养着老人。张小妹说,自己的父母去世较早,自己把老人当作自己的父亲一样孝敬和赡养,老人也是自已感情的补偿和依托。如今,覃义老人连走路也需要人搀扶,不管有多辛苦,张小妹像服侍亲爹一样,想方设法把老人照顾周到。传递真爱,让人感动,言传身教,让人感动。

 

  因覃义牙齿早早就掉光了,他又不肯镶牙,为此,张小妹特意买来了电压锅,每次煮饭都将覃义那一份尽量煮烂一些。为照顾双目失明的“老爹”,张小妹30年来都未曾出过远门。“去姐妹家玩、走访亲戚等,都是匆匆赶回来。而每次无论多晚,晚上都要回家,从不在外面过夜。”张小妹说,照顾老人的饮食起居本该如此,更何况覃义更特殊,因为看不见。时间一久,覃义也习惯了张小妹这个“闺女”准备的饭菜口味。就像现在,正值春耕时节,张小妹去地里也不能待很久,因为要早早赶回家给覃义做饭吃。而原先在柳州农工商公司工作时,张小妹因工作表现出色年年获评先进个人,得到去象州温泉疗养、游玩的机会。可因放心不下覃义,丈夫覃海朋为了养家也忙里忙外无暇顾及,张小妹毅然婉拒外出疗养,将机会让给了其他同事。张小妹说:“听去了的同事说挺好玩,但我一点也不心动。玩嘛,就那样而已。”“哪里有不好玩的道理,都是放心不下我啊。”一旁的覃义开口说道。

 

  如今,张小妹两个孩子已经长大成人,他们从父母身上学到了“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儿子们没有嫌弃这位领回的“爷爷”,对覃义非常尊敬,他们给老人洗澡、换衣服、送好吃的,一点也不马虎。平时一有时间就陪“爷爷”晒晒太阳、聊聊天,还把水果喂到老人嘴里。

 

  30年来,张小妹夫妻俩担起赡养覃义老人的责任,张小妹夫妇视覃义为亲生父母一般来赡养。“要不是儿子们提议,我也不会想到要把户口迁到一起。”张小妹说,30年前接覃义到家里,她就已经做好了为覃义养老的准备。“我们会一直赡养他,但我老公和儿子们说没有真正落户,爷爷就没有一个名分,要把户口合为一本,才是合理合法的一家人。”于是在前不久,张小妹的二儿子覃国向相关部门写了申请书,办理了覃义的落户手续。从此,张小妹家的户口上多了一个家人。

 

  “其实我觉得家里有个老人很好。”张小妹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正是因为有老人在家,全家都觉得十分开心。张小妹如今四世同堂,这也令左邻右舍十分羡慕。

 

  覃艳,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最基层的柳州市浮石镇六寮村小学任教,对工作尽职尽责,爱岗敬业、默默奉献;政治思想积极进步,勤奋好学、作风正派;热爱学生,真诚对待学生、是一名受到学生敬爱和得到家长好评的老师。

 

  在一次山体滑坡致教室坍塌现场中,覃艳不顾个人安危,冒着随时可能发生次生灾害的危险,勇救被埋学生,在确认班级学生的安全后,又立即投入救援工作在灾难中。她对于教师职业道德的坚守,让她成为了学生们心目中的最美老师,市民心目中的最美柳州人。

 

灾难献真心、舍身守师德、勇救受困学生

 

  2016年4月21日11时30分左右,正是下完第二节课后的课间休息,老师们刚回教学楼的二楼办公室。突然地面震动,办公室的窗户猛烈抖动,紧接着“轰隆隆、轰隆隆”震耳欲聋地响声。“山崩!快跑!”伴随着老师们的喊叫声,大量的巨石从山上滚落向学校,粉尘弥漫着整个校园。学生们听到老师们的叫喊声,按平时安全演练的办法,从四面八方快速地冲向校门口。覃艳跟随着老师和学生们从二楼冲下来,转瞬间她首先想到了自己的学生,山石滚落中迅速转身奔向本班一年级教室。

 

  当奔跑到一年级教室时,整个教室还笼罩在灰尘中,山上还有石头不断滚落下来,覃艳老师见有学生被埋在一片废墟中,听到他们哭喊着:“覃老师,救命!”她没有畏惧,先是在教室门口大声呼救:“快来!帮我救一年级学生!”然后,覃艳冲向已经变成废墟的教室中,她一边安慰哭喊着的被压学生对他们说:“不用怕,老师来救你们,你们很勇敢!”一边马上用自己的双手扒开压在教室后门口的一名学生身上的灰渣,搬开压在他身上、头上的烂桌子,救出了余广平,这名学生获救了立即跑了出去。这时,听到覃艳的呼救声,其他同事们纷纷奔跑来帮救被埋在废墟中的学生。覃艳又继续用双手搬压在离教室门口近窗边的被埋在废墟中只露出头的何博龙身上的烂防盗窗钢管,扒开埋在他身上的灰渣,使劲地搬开压在他身上的石头,救他出来抱着他跑到校门口。这时,覃艳实在是没力气了,把救出的何博龙交给刚刚来到校门口来救援的一名群众手中,同时,被压在废墟中的罗钧予也被救出来也来到了校门口,覃艳又把她交给另一名群众,让他们护送何博龙和罗钧予到安全地方。稍作停顿,覃艳再一次跑回一年级教室废墟中,查看是否还有被埋学生。

 

情系学生安危、勇拿学生名册

 

  冒着山石持续滚落的危险再次到班级教室查看后,她心系班上其他学生的安危,又一次一个人顶住可能发生的次生灾害,冲上二楼办公室拿“学生注册簿”,争取第一时间联系到学生家长告知学校发生山崩事故,确认班级全体学生的安全。取到学生名册,覃艳最后一人回到安全地带,这时,救援群众、车辆持续到达,覃艳马上投入到救援中。她搀扶着受伤的何博龙把他扶上车安置好、抱起罗钧予送上车,与其他老师、群众一起把受伤的学生全部送上救护车。接着,通过“学生注册簿”联系受伤的6位学生的家长让他们赶赴县医院,联系班级学生家长确定全体学生的安全。

 

  覃艳一名普通的小学老师,在灾难来临时用实际行动诠释高尚师德,她就是我们身边的一名最美老师。

 

  张媛,女,1962年11月出生,广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古宜镇河东社区居民。

 

  张媛作为一名粮食部门的职工,在粮食部门改制后,从国家粮食企业走上了个体经营的道路。她凭着一颗不服输的心,经过不屈不挠地创业,坚持诚信经营、诚实做人,将自制的粮油小店越做越大,为三江县经济社会的繁荣稳定发展和诚信建设传递正能量。

 

诚信做事,坚守信誉港湾

 

  2006年,粮食部门改制,张媛成了下岗职工,从此她走上了个体经营的道路。凭着一颗不服输的心,她不屈不挠地创业,坚持诚信经营,夜以继日,起早贪黑。她对商品很负责,每一次进货时,她都要亲自去检查货物是否合格,人们把这都看在了眼里,记在了心上,很信赖她,于是都来购买她的粮油食品。


  在经营过程中,张媛始终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促发展”。她经营的广西放心粮油中心店,供货客户打破“先发货,后付款”的经商规则,把十万、几十万的货物先发给她,让她验货物是否合格,如果货物不合她的要求,就退货,合格了再付款。多年来,经营商看中的就是张媛诚信交易,  他们表示与张媛合作这么长时间,觉得她很讲诚信,账目日清月结,不拖欠款,值得信赖。

 

诚信做人,传递正能量

 

  在销售方面,张媛坚持不短斤少两。她的诚信销售传遍了整个三江县城。对于残疾人,她热心帮助,三江县中长街附近住有一位盲人,时常到她店里来买粮食,张媛从没因为顾客是个盲人而捞一把钱或是卖不合格的粮食,而是帮助其点好粮食,并多送些粮食。有时顾客到店里买粮食,临走时把东西忘在门市里,张媛就主动帮他们保管好,直到顾客回来取。多年来,张媛在经营过程中难免收到百元假钞,她都坚决把假币交给银行收走,为的是使这些假钞不再在市场中祸害百姓。

 

  文明经商,遵纪守法。张媛在经营过程中不占道经营,不乱摆乱卖,不乱搭乱建,坚持主动依法纳税,自觉交纳环境卫生费,卫生门前三包,门面清洁美观。

 

  张媛说:“在全面建设和谐小康社会的今天,所取得的成绩都离不开党的富民政策及粮食、工商、税务等部门及社会民众的大力支持,今后,我将在经商道路上继续做一名遵纪守法,热情待人,诚信经营,依法纳税,文明经商的个体工商户,使自己的事业再上新台阶。”

 

点击下列链接给他们投票吧!

http://aaq.wenming.cn/seniorset/data/vote/index.html?token=aa1a140c4f40336f4b0c0df3ee4c6f54#rd

 

(来源:文明柳州)

 

责任编辑:覃连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