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术高还是被骗的呆 “老同学,在吗”就骗得200元

今日柳州|时间:2016-07-05 11:36 来源:柳州晚报 评论:0
(图片来源网络)
 
 
  “我也没想到号码会被盗。”近日,市民邓先生遇到一件很郁闷的事:他的QQ号码被盗,不法分子通过发送“借款”信息的方式,骗走他的一名同学200元。事发后,这名同学上门要求赔偿全部损失,邓先生感到很为难。
 
  邓先生告诉记者,今年5月底的一天早上,他连续接了几个好朋友的电话。朋友们都在电话里问他“为什么那么急借钱”,这让他很疑惑,因为他并没有问他人借过钱。经交谈才发现,原来他的QQ号码被盗,骗子利用他的名义向好友们发出“借钱”信息。
 
  得知情况后,邓先生赶紧检查QQ号码,并发消息提醒好友不要上当受骗。然而,不法分子早已得手。“老同学,在吗?”就在前一晚,骗子给邓先生的一名初中同学发信息称,因家人出事需要救命钱,希望同学们能救救急。这名同学没有多想就往骗子提供的账户转了200元,而由于当时是晚上,老同学没有打电话确认。
 
  老同学发现被骗后十分气愤,要求邓先生赔偿损失,两人因此闹得不开心。邓先生说,他的QQ号从来没被盗过,“骗子这么‘高明’,我作为普通QQ用户根本没有办法预防。”于是,邓先生向晚报打听,他想知道自己是否要为骗子“买单”。
 
  记者4日采访了广西华尚律师事务所黄华律师。据了解,按侵权责任法有关规定,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管理人或者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
 
  黄华律师认为,邓先生对其QQ账号有安全管理义务,其应对保管不慎导致号码被盗承担一定责任。与此同时,由于在借钱时没有尽到安全审查注意义务,老同学也存在过错,应当承担一定责任。按照公平责任原则,双方应当共同承担损失。
 
  黄华律师建议广大网友,在网络虚拟世界里,凡是涉及与金钱相关的信息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如果进行转账交易等操作,一定要事先确认真实性。一旦被骗应当立即报警,而发现账号被盗后应尽快电话通知朋友、同事,以免损失扩大。(记者 陈跃文)
 
 

常见电信诈骗骗术大起底

 
1.冒充领导
 
 
 
 

关键词:夜间致电、自称领导、不报姓名、第二天去他办公室、邀请客户等理由要求垫付转账。

警方提醒:对于此类新型诈骗手法,除了冒充单位领导外还有冒充学生导师、生意合作伙伴等各种形式。广大市民遇到此类情况通常不敢怠慢而上当受骗。其实,市民们大可通过多方核实的方式轻松揭露骗局。

 
 

 

 
2.航班取消
 
 
 
 

关键词:航班取消、办理退款手续、询问银行卡号、要求ATM机操作、按对方要求输入账号、验证码。

警方提醒:如果收到“航班取消”或“航班改签”的短信不要轻信,更不要拨打对方提供的客服电话。可以与原购票网站或航空公司核实确认。

 
 

 

 
3.猜猜我是谁
 
 
 
 

关键词:电话联系、不报家门、故作熟识、手机换了号码、保持联系、急用资金需要借款。

警方提醒:遇到该类案件,被害人可以委婉地问几个朋友之间才会知道的小问题来确认其身份,或直接致电其旧号码核实情况,遇到朋友借钱,尽量选择当面交付。

 
 

 

 
4.电话欠费
 
 
 
 

关键词:电话捆绑、欠费严重、涉嫌洗黑钱、将钱转入安全账户。

警方提醒:该类电信诈骗受害者以老年人居多,遇到涉及到金钱转账请及时与子女商量或者拨打110询问。

 
 

 

 
5.邮包藏毒
 
 
 
 

关键词:邮包未领、包裹内有毒品、致电某“金融犯罪科”、冻结账户、将钱转入指定账户进行资金审查。

警方提醒:切忌拨打对方提供的所谓“公安局”等电话,警察或法官也不会在电话里和你讨论案情。

 
 

 

 
6.医保卡盗刷
 
 
 
 

关键词:医保卡信息泄露、购买违禁药物、洗黑钱、将钱转入安全账户。

警方提醒:国家政府机关绝不会提供“安全账户”,而所谓的“安全账户”其实就是犯罪分子的口袋。

 
 

 

 
7.信用卡恶意透支
 
 
 
 

关键词:异地透支、联系当地警方、金融犯罪、个人账户被盗用、将钱转入指定账户进行审查。

警方提醒: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短信和电话,如有疑惑确要查询的,应拨打银行卡背面的客服热线。

 
 

 

 
8.法律文书未领取
 
 
 
 

关键词:法律文书因地址错误未送达、联系当地警方、联系当地法院、资金异常将遭到起诉、洗黑钱、将钱转入办理的新银行卡避免被冻结、激活新卡、ATM机英文界面操作、输入激活码和验证码。

警方提醒:其实ATM机中英文界面与中文界面在操作上没有任何区别,也没有什么激活功能,其实英语界面让你输入的激活码就是犯罪分子的银行卡号码,而验证码就是你的金额。

 
 

 

 
9.活动中奖
 
 
 
 

关键词:活动中奖、联系客服、缴纳税金、缴纳手续费、缴纳公正费。

警方提醒:市民一旦收到中奖短信、电话、邮件时不要轻信,当对方要求先汇各种名目的费用时,可以判定这就是电信诈骗。

 
 

 

 
10.购物退税
 
 
 
 

关键词:购置税降低、已经购买的物品可以退税、联系税务局、ATM机取回税款、英文界面、激活码、验证码。

警方提醒:首先要保护好个人信息如购买汽车等大件商品不要随便向陌生人透露。当接到陌生的电话或短信时,要冷静思考分析,不要轻易相信所谓的退税等幌子。

 
 
 
11.生育保险金
 
 
 
 

关键词:能报出妻子或孩子姓名、有生育补贴可以返还、联系财政局、最后一天领取、到ATM操作领取金额、必须按对方指示操作。

警方提醒:相关条例规定,生育保险金的领取方式是办理人必须带着医院出生证明、身份证和银行账户等原件和复印件到社保中心统一办理,且资金不是当天下发,而是经社保局核准后由银行转账到孩子母亲的账户内。

 
 
 

 
12.保险分红
 
 
 
 

关键词:购买的保险可以分红、书面通知未收到、最后一天领取、到ATM操作领取金额、必须按照对方指示流程操作。

警方提醒:对自己不熟悉的金融操作绝不要在陌生人的指挥下尝试,可以向银行工作人员咨询。

 
 

 

 
13.冒充房东
 
 
 
 

关键词:房租未交、汇款到新账户。

警方提醒:这类属于短信群发式的乱石打鸟诈骗,可以先通过电话确认一下,再进行转账最为安全。一旦接到此类诈骗短信,可将该短信转发至12110进行举报。

 
 

 

 
14.绑架孩子
 
 
 
 

关键词:上课期间致电家长、孩子被绑架、要求赎金否则撕票、不许报警、听到孩子啼哭、一小时内完成。

警方提醒:骗子利用了受害人恐惧的心理实施诈骗,在诈骗前很可能通过某些方式录制了孩子的啼哭声,市民们接到这样的信息首先要保持冷静,尽量拖延时间,并立即报警。另外,家长平时应取得学校老师或其他临时监护人的联系方式,便于核实情况。

 
 
 
 
 
 
责任编辑:覃连毅
 
 
 
 
 
本文未经柳州日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录用及擅自摘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