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暑假了,这是孩子们一年中最开心的时候,但也是家长们最操心的时候。每年暑假都是儿童意外伤害事故最高发的季节,在儿童医院,患者比往常要增加近一倍。小编盘点了一些“危险动作”,希望各位家长做好教育工作,告诉孩子这些都很危险!

不管在外面怎么玩,暑假有两个月时间,孩子还是免不了有一定时间单独在家,这时,室内安全问题非常重要。不少家长认为,把孩子关在家里比在外面疯玩安全,其实家里也有很多隐形“杀手”。
烧伤、烫伤、电伤,这些隐藏在家里的隐患一旦发威,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身体伤害。很多儿童伤害都是发生在家长眼皮子底下的,看似偶然,其实跟家长的疏忽大意有很大的关系。插座、饭锅、打火机,这些不起眼的生活用品,一个不小心就成了事故的“导火索”。
专家提醒,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一旦发生上述意外,家长们切莫惊慌,否则就可能因为不当操作给孩子带来更大的伤害。例如烫伤,医生提醒,如果仅仅是小面积烫伤,首先要给孩子创面进行降温处理,最简单办法就是用清水冲洗,如果面积较大,一定要在脱离热源的基础上尽快就医。

在我们的身边,经常会出现电梯和扶梯卡手事件。对于一些儿童而言,家长的监护看管至关重要。
警方提醒,眼下到了假期,家长在管理教育的同时,还应当正确做好引导,不让儿童在电梯、河水等危险地带玩耍,尽量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7月18日16时许,山西省永济市海纳游泳馆有一女孩因上岸时不慎滑倒,导致脚卡在游泳池边上的扶手空隙内。16时20分,消防官兵抵达现场后,发现女孩被卡的左脚已经泛白,如不及时营救,后果不堪设想。
了解情况后,救援官兵利用手动破拆工具组对不锈钢扶手从内部进行扩张,以增大救援空间,但由于游泳馆采用的建筑用不锈钢扶手,其厚度和硬度非常大,给破拆扩张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经过官兵们近20分钟的紧张施救,被困女孩被成功救出,女孩的脚并未因破拆受到伤害。
当前,全国正值暑期,各类游泳、水上娱乐场所人员剧增。消防官兵提示,这类场所一定要加强安全防范措施,游客特别是儿童要注意防范滑伤、夹伤等事故。

7月2日,新疆克拉玛依一名10岁男孩手指被轴承卡住了,消防官兵赶赴医院,成功将小孩手指上的“魔戒”摘除。
消防官兵检查发现,男孩的右手中指戴了一个圆形轴承,手指红肿,轴承无法取出。消防官兵用改锥护住手指与戒指接触点,利用断电剪进行破拆。随着“嘭”的一声,轴承的外圈被剪断了,但是内圈仍然套在男孩的手指上。看着男孩手指越来越淤青,消防官兵又先后用钢锯、大力钳小心翼翼进行切割,经过20多分钟的努力,轴承内圈被剪断,男孩的手指成功恢复自由,经过医生的包扎处理后没有大碍。
消防部门提醒,由于孩子喜欢模仿大人的行为举止,家长应当认真看管,避免发生意外。如果孩子手指戴上物品无法取下,可以在手指上涂抹润滑物质,再慢慢将其取下;如果出现手指红肿,可以通过冰敷的方法,再在手指上涂抹润滑剂。若遇被卡事件,家长千万不要生拉硬拽,以免对孩子造成伤害,如时间太长或无法拔出,可拨打119求助。
未成年人受到意外伤害报销前首先要明确:意外伤害是指参保人员遭受本人不可预见、不可抗拒的外界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
不包括以下情形:
(一)应得到民事赔偿、工伤赔偿或应当由公共卫生负担的;
(二)因自杀、自伤、自残、酗酒及本人服用(吸食、注射)毒品、打架斗殴或其他违法行为造成伤害的;
(三)未遵医嘱,私自服用、涂用、注射药物的;
(四)从事潜水、跳伞、攀岩、探险活动、武术比赛、摔跤比赛、特技表演、赛马、赛车等高风险运动而导致意外的;
(五)在境外遭受意外伤害的。
未成年人由于自我管理能力相对较弱,是意外伤害事故发生最多的群体。依据《柳州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2011)》(柳政发﹝2011﹞69号)文件规定,未成年居民和高校学生因遭受意外伤害在门诊治疗,符合基本医疗保险医疗费用支付范围的,按相应支付标准报销。
怎么报销:
参保人员因遭受意外伤害在门诊治疗时,提供医保本按医保方式结算,个人现金垫付后,凭记载有意外伤害就诊记录的病历原件及复印件、医疗费用明细清单、有效发票原件及复印件、医院疾病证明书、本人医保本、无第三方责任人的情况说明、代办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代办人与参保人的关系证明等材料到市社保局办理报销手续。
※需要注意的是:费用必须在当年度的12月25日前报销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