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起 柳州二级以上医院门诊不许打吊针!

今日柳州|时间:2016-07-17 15:32 来源:柳州发布 评论:0

去各大医院里面走一圈

 

那简直就是“行走的吊瓶森林”

 

感冒发烧,输液!

 

拉肚子,输液!

 

明明没病,想“补补身体”,还是输液!

 

很多时候患者为了能迅速康复还特地要求医生输液!

但是

 

从今年10月起,柳州的医院将会对这样的患者说:NO!

 

因为门诊输液要被取消了!

 

  2016年10月1日起,柳州市区内二级及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含区直在柳医疗卫生机构、民营医疗卫生机构,儿童医院除外)除本单位儿科门诊和急诊科外,全面停止开展门诊静脉输液医疗服务工作;市区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也应逐步减少门诊静脉输液医疗服务工作。

 

以后这样的场景在医院就看不到了!

 

输液有什么危害?

 

输液等于一次小手术

 

  “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这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合理用药原则,然而因为受到一些错误观念的影响,很多人不论大病小病,都要求输液治疗。

 

  门诊输液,尤其是抗生素的滥用,还增加耐药细菌的产生,最后无药可用。还有就是许多中老年人青睐的“万金油”——中药注射剂,也是近年来滥用的药物之一。

 

输液对人体最大的危害

 

  注射液中的不溶性微粒进入血液循环,极易出现肺肉芽肿、肺水肿、静脉炎症和过敏反应等。因此,静脉输液是公认的最危险的给药方式。

虽然输液有一定的危害,

 

但是,

 

停止门诊成人输液≠停止为患者输液,

 

那到底什么情况需要输液?

 

什么情况不需要输液?

 

发布君帮大家整理了这份输液清单

 

大家赶快收起来吧!

 

这些情况需要输液!

 

▼▼▼

  遵循世界卫生组织提倡的“能口服的就不肌肉注射,能肌肉注射的就不静脉注射”的用药原则,只有在患者出现吞咽困难、严重吸收障碍(如呕吐、严重腹泻等),以及出现病情危重、发展迅速,药物在人体器官组织中宜达到高浓度才能紧急处理这三种情况下才使用静脉输液。具体指征如下:

  1.补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维持血压。用于治疗烧伤、失血、休克等;

 

  2.补充水和电解质,以调节或维持酸碱平衡。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脱水、严重呕吐、腹泻、大手术后、代谢性或呼吸性酸中毒等;

 

  3.补充营养,维持热量,促进组织修复,获得正氮平衡。用于慢性消耗性疾病、禁食、不能经口摄取食物、管饲不能得到足够营养等;

 

  4.输入药物,以达到解毒、脱水利尿、维持血液渗透压、抗肿瘤等治疗;

 

  5.中重度感染需要静脉给予抗菌药物;

 

  6.经口服或肌肉注射给药治疗无效的疾病;

 

  7.各种原因所致不适合胃肠道给药者;

 

  8.因诊疗需要的特殊情况。

 

这些情况不需要输液!

 

▼▼▼

 

切记

 

“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

 

虽不是100%正确,

 

但输液的危害确实比较大!

 

所以大家平时积极锻炼身体才是王道啊~

 

 

责任编辑:李昕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