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逛菜市,放慢脚步学砍价 听听原生态叫卖……

今日柳州|时间:2016-07-22 16:16 来源:柳州晚报 评论:0


   

  日前,微友“旴江饮”在朋友圈中发了两张图片,意外获得数十个点赞和留言,让他颇感意外。两张图片分别是一小把青菜和两个西红柿,配文则是“一把青菜两个西红柿,5块,我是不是被骗了!”原本只是自我调侃的微信,却因为各种回复而深表“受伤”,也让他感叹男人逛菜市“不容易”。
   

 

西红柿炒青菜,你有创意!
   

  “旴江饮”向记者提供了该条微信的各种回复,他说“受伤了”,让人忍俊不禁。
   

  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类型:担忧紧张型:“是不是菜价调高啦?”调侃搞笑型:“西红柿炒青菜,你有创意!”“是柳州的物价上涨还是你喝了菜贩的迷魂汤?”“那要看卖菜的是大妈还是小姑娘。”感同身受型:“我每次买完菜都在想这个问题。”“久不逛菜市了吧,这很正常!”分析建议型:“业务不熟。”“我妈讲差不多就这么多钱,西红柿大约2块一斤,两个差不多一斤;青菜约3块钱一斤,差不多,你最多亏五毛,不哭!”“买菜要趁早,早上好便宜的,越早越便宜。”作为一名未婚男士,“旴江饮”说平时很少逛菜市,当天只是想吃碗西红柿青菜面。这群“损友”的回复令人既伤心又开心,直接让他“喷面”。
    

 

看看男士们怎么买菜?
  

  对于当前的快节奏生活来说,不少人直言没空。今年26岁的市民张泽新说自己已经3年没有去过菜市了,主要是工作太忙,平时要么在外面吃快餐,要么是去父母那儿吃现成的,都不知道离家最近菜市场里是怎么分区的。
   

  生活中同样有不少暖男和居家好男人,要在快节奏中享受“慢生活”的乐趣。
   

  32岁的潘覃秋就说即使再忙,也需要停下脚步思考,逛逛菜市场,做点小菜,约上三五好友闲聊,能够让自己得到放松。在逛菜市场的时候,他喜欢多走走,和菜贩们多聊聊,享受砍价的乐趣。他说“不砍价,逛菜市还有什么意思咯,还不如直接去超市‘提货’!”当然,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男士喜欢做菜,但是如微友“旴江饮”一样,不懂行情,不善砍价,因此多选择上超市。如30岁的市民陈超就说,逛超市省事,在生鲜区基本可以买到自己所需的原材料,而且可以趁着每天七八点去买特价菜,既便宜也不用多费口舌。
   

  “好男人要从小培养啵!”36岁的市民张伟的儿子上小学了,平时他喜欢跟妻子去菜市买菜,还经常带上儿子一起去。他开玩笑地说:“现在男女比例失调,不懂得满足女人的胃,怎么讨老婆咧!”因此要培养小暖男。
   

 

  相比年轻男士的各种借口,40岁以上男士逛菜市的频率明显增多。对于他们来说,这是生活安稳的表现,可以增进家庭内部感情。由于逛菜市频率高,更了解菜市百态。
   

菜市中的“原生态”
   

  有经验的男士说,不要瞧不上逛菜市,那绝对是一场新鲜的旅行。因为菜市最能反映一个城市真实的生活节奏,因此也有人叫它“素颜的城市”。作为城市的原住民,或是来到这个城市已多年,走进喧闹的菜市中,各种此起彼伏的叫卖声,夹杂着不同方言的叫卖声,都是城市中的“原生态”。
   

  “‘颠颠’的西瓜一块钱一斤。” 带有浓浓“柳味”的叫卖声,从录音机中传出来,亲切又有趣。
   

  37岁的市民王斌的家就在菜市场内,从小听着叫卖声长大的他说,可以看到四五点起床进货的摊贩,可以看到坚守到夜间八九点甚至更晚的叔叔、伯伯,还有各种买家的砍价手段。小时候他觉得很热闹,青春期又觉得太喧闹,再年长一些的时候,觉得这才是真实的生活。
   

男士砍价也有技巧
   

  面对男士逛菜市这个话题,有各种各样的声音,不过也有一些资深男士,总结了男人逛菜市的砍价技巧。
   

  首先是货比三家。年轻人特别是年轻男士去菜市场买菜,摊贩的报价往往会比老年人高出不少,因此一定要有耐心,多走几个摊位作比较,再选择合适的。
   

  其次是提前做功课。向身边的女士、长者请教选菜、砍价的技巧,包括买菜的时间,怎样避开高峰期等,“懒汉们”甚至可以和小区的老人们套近乎,看到老人主动嘘寒问暖,那么,以后买菜的时候就可以请老太太顺便捎带一些。
   

  同样的,要学会在菜市场内交朋友,一回生二回熟,一些自己认为菜品较好又比较公道的菜摊,可以多光顾,多数回头客都或多或少享有一些优惠……不同的人去菜市,有不同的体会和收获,关键是只有自己走进去了,才能收获最真。对于广大男同胞来说,更应该多到菜市走走,做一个居家好男人,也可以通过这种特殊的方式享受生活乐趣,应对生活工作中的压力。(记者 李俊)
   

 

责任编辑:李昕祺

 

 

 

 

本文未经柳州日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录用及擅自摘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