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传奇” 高位截瘫一字一字摁10万字长篇小说

今日柳州|时间:2016-07-24 19:17 来源:柳州晚报 评论:0
 
  他用一生在追梦。即便后来遭遇意外,导致高位截肢、半身瘫痪,文学和摄影这条路,他也从没有放弃过。他努力着、坚持着,追寻心中的“诗和远方”。《兴隆沟传奇》是他截瘫后,于无眠的深夜里,用手指在手机上一个字一个字摁出来的长达10万多字的长篇小说。《兴隆沟传奇》也被网友们誉为“中国第一部手机长篇小说”。
 
  他曾经是一个摄影狂。2000年12月,他与朋友组织了21世纪穿越中国的“春风行动”摄影采风活动,驾驶摩托行走1.8万公里,途经21个省市,完成了由海南到漠河的南北大穿越。
 
侗族风雨桥
三江风雨桥
三江花炮节
三江花炮节
三江花炮节
三江花炮节
三江花炮节
  他三到柳州,感受到柳州人民的热情好客。鱼峰山、柳侯祠、程阳风雨桥、三江花炮节……柳州丰厚的历史遗产和浓郁的风土人情让他念念不忘。但如今,柳州对他来说,就如一个美丽的梦,遗憾的是这个梦可能再也没机会圆了。
 
金色苇田
晚情
锡林郭勒冬运会
  他叫高玉田,吉林省白城市的作家。他曾任吉林省白城市文联副主席兼摄影家协会主席。他的作品《栖霞》入选第九届国际摄影艺术展;《十月聚会》获摄影世界反转片比赛二等奖;《乡,情一组》获中国摄影反转片比赛十杰提名奖;《美丽的科尔沁草原》获中国第八届乐凯摄影比赛优秀奖;《秋色》获中国摄影反转片比赛十杰入围奖……
 
怀着摄影梦,穿越祖国
 
  从吉林省白城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后,高玉田当了两年的语文教师。后来,由于文笔给力,被调入白城地委宣传部任职。从此,他的人生轨迹发生改变,与摄影紧紧地捆绑在了一起。担任宣传干事的几年间,他拍摄了大量精美的照片。多幅摄影作品曾获摄影世界反转片比赛二等奖、十杰提名奖等。
 
风雪归途
桦甸秋色  2006年度中国摄影反转片比赛十杰入围作品
黄河人家
  为摄影痴,为摄影狂,摄影完成了他纪念祖国新面貌的梦想。2000年是世纪的转折点。为了纪念这历史性的节点,高玉田与朋友们组织了穿越祖国“春风行动”摄影采风活动。2000年12月,他们驾驶摩托,从海南岛鹿回头公园出发,途径广西、广东、云南、贵州、湖南、安徽、内蒙古、黑龙江等21个省市自治区,于2001年5月抵达祖国最北端的北极村。他们骑行了1.8万公里,完成了由海南到漠河的南北大穿越。
航拍鄂尔多斯
黄河
满族屯
知还
  一路上,高玉田拍摄了20多G的照片。回到吉林省白城市,他立即将沿途的摄影作品集结成册。因为穿越之时正处春季,祖国鲜花漫山遍野,高玉田为照片集取名为“穿越祖国新世纪的花期”。
    
痴心摄影,意外截瘫
 
  高位截瘫的意外始于一场摄影采风活动。
 
 
  2007年春节,高玉田与朋友到呼伦贝尔草原采风。正月初三那天,为了拍下羊在草原上奔驰的瞬间,高玉田只能坐在同速度行驶的越野车上追拍。突然一个急转弯,高玉田所乘坐的吉普车失控,直接飞出国道,狠狠地抛翻在转弯的路边。当时有交警路过,高玉田等人被送至呼伦贝尔市最大的医院进行治疗。
 
  高玉田与死神擦肩而过。从昏迷中苏醒过来后,除了胳膊能抱在一起外,高玉田身体的其余部位完全失去了知觉,只能感觉到身体漂浮在半空。事故造成其第六、七节颈椎移位,脊髓损伤,脖子以下部位截瘫。“可能老天觉得我从前走得太多了吧。”轮椅上的高玉田打趣道。
 
用手指“抠”出长篇小说
 
  文字,是他继续奔跑的方式。住院治疗一年多,高玉田每夜在病榻上彻夜难眠。深夜,他的思维变得异常活跃。那留在记忆中难以忘却的人和事,一桩桩、一件件闪烁跳跃,如精灵之舞,辗转萦绕挥之不去。既然不能再继续拍照,他决定以文字的方式为往事作序。
 
  然而,除了右手大拇指能够灵活活动,其余的手指都已不受控制。拿笔写字已成为高玉田的奢望,记录往事的欲望只能依靠手机实现。躺在病床上的他,把手机用绳缠绕在左手大拇指上固定好,然后高举两只胳膊,右手拇指按键,一笔一画费力地打字。
 
  每完成一千五百字,高玉田就将文本以短信的形式发给他的大学同学沙之白。用生命“抠”出的文字,惊艳了沙之白。沙之白将高玉田的文字断成句子,加上标点符号,整理之后发到“豆瓣网”和“和讯网”上进行连载。后来,在沙之白的鼓励下,高玉田用手机“抠”出了10多万的文字。小说完成后,高玉田使用的手机键盘已全部发白。
 
  高玉田以少年时在兴隆沟当兵的经历为原型,以纪实的手法还原了那段青春。他朴实而生动的叙述、充满哲学思考人生的自白还有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吸引了很多读者。本来只想用文字记录过往,但在沙之白和读者的鼓励下,《兴隆沟传奇》一书得以出版。
 
  “当人们有着众多的生活选择时,他可能仍是个平庸者;而当他只有一个无奈的选择时,他将成为非凡的强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当代作家协会会员柏青如此评价。
    
朋友圈再现“春风行动”
 
  当喜欢的事可以自由生长,我们便以潇洒的姿态向前迈进。不能再拿相机的高玉田,每当看到摄影界的朋友们发出的采风照片,他都会感觉遗憾,并带些怅然。今年,距高玉田穿越祖国的“春风行动” 过去已经15年了。但高玉田不忘过往,用另一种方式记录曾经。
 
 
  从2015年12月31日至2016年5月19日,高玉田按照15年前穿越祖国的路线,每天在微信朋友圈里推送当日的行程,主题是“15年前的今天”。回忆的思绪任意驰骋着,他用被锻炼得异常灵活的右手大拇指,在键盘上敲出一个个载满回忆的字符……坐在轮椅上的他,每翻阅一张照片,敲打一段回忆的文字,都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三次来柳,不忘浓浓柳州情
 
  “十五年前的今天——我们走进一家宴席厅,主人热情邀请,无奈要抓紧赶路,婉言谢绝。”高玉田更新朋友圈于2016年1月25日。
 
 
  “十五年前的今天——告别三江经融安入住柳州,可惜柳侯祠的片子找不到啦!”高玉田更新朋友圈于2016年1月26日。
 
  加上2001年穿越祖国“春风行动”时途经柳州,高玉田共三次来柳。他体验了柳州浓郁的地域风土人情,并对当年的事儿记忆犹新。
 
  2001年1月24日下午,高玉田等人赶到三江县郊。就在他们正准备下榻旅店时,碰到了当时的三江县县委宣传部的石副部长。恰好,下榻的旅店是石副部长的父母经营着。当时,石副部长只收了高玉田等人5元的住宿费,还友情提供餐食。“我们投宿的5元钱,都还抵不上石副部长一家请我们吃的丰盛晚宴钱呢!柳州人民的热情好客真不是虚传。”
 
  1月25日,那天正好是正月初二,是三江侗族人家儿女结婚的大喜日子。“那天,邻里乡亲挑着糯米、镜子和酸鱼到办喜事的亲戚家里贺喜,主人收贺礼后,还要留一些给来祝贺的亲友带回去。”高玉田对侗族人家的礼尚往来表示赞赏。(记者 叶露婷)
 
 
 
 
责任编辑:黄燕明
 
本文未经柳州日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录用及擅自摘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