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检察人】韦冬迪:公诉席上的铿锵玫瑰

今日柳州|时间:2016-07-25 12:09 来源:柳州晚报 评论:0
    
【小档案】
   
姓名:韦冬迪
   
性别:女
   
年龄:28岁
   
职务:城中区人民检察院公诉科检察员
 
  “公诉机关认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以组织卖淫罪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6月28日上午,在审理我市一起涉案人员多达22人的涉嫌组织卖淫案时,韦冬迪作为公诉人在法庭上义正辞严地指控被告人犯罪事实。一个瘦弱的“85后”女子,在庭上面对22名嫌疑人及其辩护团队,没有丝毫怯意,唇枪舌剑间挥洒自如,举手投足都散发着“任凭风浪起,稳坐公诉席”的气魄。韦冬迪说,其实自己做的是一份“招恨”的工作,也曾有嫌疑人当庭放言威胁她“你等着”,“但我们是国家公诉人,穿着制服坐在公诉席上,就必须出庭指控犯罪,让他们得到应有的惩治。”
 
“铿锵玫瑰”心细如发
   
  与法庭上那个气势如虹的“火辣”公诉员不同,韦冬迪生活中很文静,脸上总是带着甜甜的笑容。不过,这并不影响她铿锵玫瑰的风采。2011年,韦冬迪进入城中区检察院,先后在反贪局、公诉科工作。她共办理各类刑事案件400余件,审查起诉500余人,无一错诉、漏捕、漏诉,经办案件准确率达到100%。
   
  “我们科室她办案数量最多,但从没出错。因为她办案特别细致,对每一个证据都要反复审查。”公诉科的同事何叶说,长期的职业磨炼,让韦冬迪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在审理一起贩毒案中,公安机关将多瓶俗称“神仙水”的毒品倒入一个瓶中混合鉴定,这样就无法确定“神仙水”真正的含毒成分了,会影响嫌疑人的量刑。韦冬迪在及时对证据进行补正的同时,向公安机关发出了检察建议书。
   
  也正是因为这种严谨和细心,韦冬迪还将一起“醉驾顶包案”的嫌疑人揪了出来。2015年10月17日凌晨1时许,杨某酒后驾驶发生交通事故,弃车而逃。被交警抓获后,杨某辩称驾车的是自己的弟弟,自己只是坐在后座。杨弟和当时坐在副驾驶室的朋友蒋某也都分别为他顶罪和做伪证。
   
  事故现场视频模糊,无法确认驾驶室到底坐着谁。而路面监控拍摄到一段杨弟坐出租车赶到现场的画面,也被杨弟辩称自己是出事后乘出租车回家拿驾驶证。杨某、杨弟、蒋某众口一词,正在案件难以突破之时,韦冬迪想到了调取三人的通话记录。果然,事故发生后,杨某第一时间就打电话给弟弟,而杨弟接听电话时,其所使用的通讯基站并不在事故现场附近。
   
  “既然你们当时都在一起,为何还打电话?”韦冬迪所列证据环环相扣,三人只得供认了自己的犯罪事实。目前,杨弟和蒋某也分别因涉嫌包庇罪、伪证罪被批捕。
 
法庭外的“温情姐姐”
   
  虽然办案总是沉着冷静,铁面无私,但韦冬迪对待犯罪嫌疑人也有温情的一面。
   
  去年,韦冬迪去看守所提审一名18岁的贩毒嫌疑人时,察觉到他情绪低落甚至有轻生的念头。讯问完毕,韦冬迪本来已经离开,可放心不下,于是又对他进行了第二次提审,与他谈心。原来这名嫌疑人年纪轻轻误入歧途,第一次作案就被抓获,觉得自己名誉全毁,不知道如何面对家人,对人生绝望。韦冬迪不但从法律工作者的角度为他提出忠告,也以一个姐姐的身份,鼓励他振作起来,改过自新,重新做人。她向嫌疑人承诺,会帮他向家人解释,嫌疑人的眼神里才有了希望的光彩。事后,韦冬迪果真到其家中,安抚家人,并叮嘱其家人经常看望嫌疑人,给其改过自新的勇气。
   
  “看到失足青少年重拾生活的信心,我心里就有一种莫大的欣慰。”韦冬迪说,一名合格的公诉人,既要有法庭上的无情,也要有法庭外的温情,“不但要惩凶除恶,也要教育化人。”(记者  孔德芳  通讯员 毛建柳 /文  记者 黄蕊/图  )
 
 
 
责任编辑:李昕祺
 
本文未经柳州日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录用及擅自摘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