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只要交钱就能被录取上大学?别被骗了!

今日柳州|时间:2016-07-29 16:33 来源:柳州晚报 评论:0

 

  2016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正在进行中,一些不法分子可能利用考生和家长紧张等待高校确认录取信息的急切心理,布下“招生陷阱”,诱骗考生和家长。为此,自治区招生考试院发布预警信息,提醒考生和家长不要轻信无根据的招考信息和招生中介,谨防招生诈骗。

 

  如果遇到招生诈骗,考生和家长举报,自治区招生考试院监督咨询电话为:0771-5337942、5337943。

 

 

  陷阱一:某些不法分子以“帮忙”为由获取考生的报名号、准考证号、身份证号和信息查询密码等信息后,利用考生信息渠道不畅等带来的“时间差”,赶在考生之前获取录取信息。本属于正常投档和录取,他们却向考生家长邀功请赏,声称是自己找亲戚朋友、花钱疏通关系后考生才被录取的,向考生和家长索要“活动经费”。

 

  提醒:考生在录取工作开始以后,应按照各自志愿所在批次的录取时间安排,通过自治区招生考试院发布的声讯电话、短信、网络等3种方式及时查询自己的档案状态(投档、退档情况)及录取信息。除此之外,不要轻信他人的任何承诺。

 

 

  陷阱二:某些不法分子宣称可使分数低的考生被投档或被更好的学校录取,还可以从普通专业调到热门专业,即使分数低甚至落榜也没关系,照样可以上大学,以此骗取考生钱财。

 

  提醒:在招生录取期间,自治区招生考试院严格按批次、分科类、按各高校招生计划数的一定比例,实行平行志愿的批次按考生位次依次检索、一次性投档,实行单志愿和顺序志愿的批次从高分到低分顺序投档,绝不会出现“低分高投”的情况。如果有人声称花几万元、十几万元就可以上大学,或借上大学须缴纳“中介费、赞助费、学杂费”等名目要钱的,其中必定有诈。

 

 

  陷阱三:某些不法分子自称是高校或招生部门某领导的熟人、亲戚,声称能通过关系弄到“内部指标”帮助考生入学,以此为由收取巨额介绍费或录取费。

 

  提醒:在广西的招生计划以及高校招生资格、招生政策、招生信息等全部通过《2016年高考指南——招生计划篇》、区内媒体、广西招生考试网、官方微信、微博等形式向考生和家长公开。因此,考生和家长应该根据实际成绩,理性选择求学之路,不要被所谓的“内部指标”迷惑。

 

 

  陷阱四:某些不法分子假冒招生考试院工作人员或高校招生老师,伪造招生录取文件、院校介绍信、预录取通知书、入学批准书等材料,声称可以全权代表高校进行招生,只要考生交钱就能被预录取。

 

  提醒:我区严格要求招生工作人员必须遵守“六不准”纪律:不准违反国家有关招生规定,不准徇私舞弊、弄虚作假,不准采取任何方式影响、干扰招生工作正常秩序,不准协助、参与任何中介机构或个人组织的非法招生活动,不准索取或接受考生和家长的现金、有价证券,不准以任何理由向考生和家长收取与招生录取挂钩的任何费用。

 

  因此,考生和家长如果遇到有人声称自己是高校或招生考试机构的工作人员能够帮助考生被录取的,一定不能轻易相信,要及时举报。

 

 

  陷阱五: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偷梁换柱”的伎俩,混淆网络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蒙骗希望就读普通本科院校的考生,声称只要交钱就可以上大学,甚至上重点大学。

 

  提醒:不同的招生类别,其入学条件不一样。不同学习形式的高等教育,所取得的毕业文凭、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也不一样。成人高等教育、远程网络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虽然也属于高等教育考试形式,但与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不一样。考生和家长遇到类似情况,应先与相关学校的招生办联系,详细核实,以防上当受骗。(记者 赖柱武)

 

(图片源自网络)

 

责任编辑:黄燕明

本文未经柳州日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录用及擅自摘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