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区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排名你追我赶的大背景下,柳江县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排名在全区逐年攀升,2014年,从2013年全区排名第110名,上升至2014年的第70名,去年又一跃到26名,今年第一季度,又上升了5位排在全区第21位,其中单项安全感为91.67%。在短短的几年时间,柳江县的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何以取得这么大的进度?柳江县政法部门又是依靠什么赢得群众的满意?29日下午,柳江县政法委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做客柳州新闻网,就网友关心的问题,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
访谈现场
主持人:这两年柳江县在“提升群众安全感”工作上可以说是打了一个“翻身仗”,具体有哪些措施?
柳江县政法委副书记、县综治办主任曾小寒:柳江县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近年来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过程中,综治、信访、维稳等各项工作面临较大挑战。前些年,柳江县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一直排在全区的倒数一、二名,2012年、2013年连续两年被自治区取消了“平安县”的评选资格。
从2014年开始,柳江县不断强化打击力度,全面推进打击违法犯罪、整治毒品问题、提高防控能力和化解矛盾纠纷,社会大局持续稳定,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排名不断创新高,扭转了原来排名全区倒数一、二名的局面,打了一个“翻身仗”。2014年和2015年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分别为第70位、第26位,2016年第一季度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排在第21位,其中单项安全感为91.67%,第二季度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排在第67位,其中单项安全感为85.44%。
这主要得益于柳江县在提升群众安全感方面创新机制、多措并举,有力地推动了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建设。首先是全县先后实施了一、二、三、四期“天网”工程,安装了1050个监控摄像头,实现了“天网”对县城主要区域、场所、街(干)道、路口、治安保卫重点单位及周边区域、治安复杂区域等部位和交通要道的覆盖率达90%以上。同时,推进“天网”向乡镇、村屯延伸,打造了以穿山镇六庙、根伦、龙榜、平地等4个村屯安装家庭式监控摄像头为试点,以点带面推进农村技防建设的落实,增强农村治安防范能力,改善治安环境。
在编织“天网”的同时,柳江县也在大力构筑“地网”,建立了537人的专职巡防和义务巡防队伍,实行24小时全天候巡控;成立了50名警力24小时快速反应的战训大队;在县城交通和治安复杂部位设立了13个警务站,在进出县区和边界地段建立了3道防线和7处堵截点。可以说,柳江县已经建立了上空有天网摄像,交通要道有警务站卡点,街面上有警察巡逻的巡防网络,做到技防、物防、人防的有机结合,在提升群众安全感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其次是在打击毒品犯罪上,在全区率先推出在全县12个镇建立尿检站,采取在涉毒的自然屯公告吸毒人员及其尿检情况,入户和打电话、发短信给吸毒人员及其亲属等形式,让群众监督、亲属督促吸毒人员定期参加尿检,工作成效明显提高,在外务工的人员也按时回来接受尿检与康复治疗等工作,有力推动了社区戒毒康复工作走向常态化。目前,柳江县已完成社区戒毒社区康复400多人。
在做好打击违法犯罪的同时,还竭力化解基层矛盾纠纷,将各种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其中开展了“一村(社区)二干三警一法官”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深受群众欢迎。
主持人:柳江县法院是如何成立家事调解委员会、建立“流动”家事法庭和打造人身安全防护网,最大限度地化解家事纠纷,促进家庭和社会和谐的?
柳江县三都镇家事法庭负责人莫俊玲:近年来,柳江县人民法院把提升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完善工作思路和创新工作方法,特别是作为全区家事审判改革试点法院,致力于推行家事审判改革,走出了一条“制度先行、无缝流程、多方参与、温情调解”的改革之路,有力地促进了家庭纠纷的和谐妥善化解,有效降低了由家庭纠纷引发的各类安全隐患,确保了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有效提升。
其中在三都人民法庭率先成立流动家事法庭,积极开展家事案件巡回审理,将便民服务延伸到屋檐下、田间地头等,最大限度地为当事人提供优质贴心的司法服务,真正实现家事审判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至今共“流动”审理案件29件。同时,为家事纠纷案件开辟了绿色通道,对该类案件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提高了家事纠纷案件的审理效率。
如:2016年4月28日,三都家事法庭法官去到原告覃某的家里,在覃某家的屋檐下审理了一起离婚纠纷案件。经法官耐心做原、被告的调解工作,双方当事人就离婚及小孩的抚养事宜达成一致意见,法官调解离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主持人:针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特殊性,柳江县检察院采取哪些措施减少了未成年人的犯罪?
柳江县检察院副检察长覃学东:针对未成年人案件的特殊性,柳江县检察院整合批准逮捕、审查公诉,实行“捕诉一体”的办案模式,并且以青少年维权岗与妇女儿童维权岗为平台开展各项普法工作。在工作上,制定一套办理未成年刑事案件的专门流程、成立了一支工作热情、素质过硬的专业队伍,并着重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并挑选了熟悉青少年心理状况、业务能力强、极具亲和力的女检察官组成未检队伍开展工作。女检察官们每接手一起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就要负责审查批捕、审查起诉、出庭公诉、诉讼监督、犯罪预防、教育挽救工作,实现专人审查、全程办理,为涉罪未成年人提供全面高效、协调一致的检察保护。
主持人:在打击违法犯罪和做好服务上,柳江县公安局都做了哪些工作?
柳江县公安局副局长韦如向:在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上下工夫。一是强力推进“神剑1号”“神剑2号”专项行动。二是警指联动,合成作战。对县城区或治安复杂区域展开“点线面”全方位治安防控,实现警指联动、合成作战,发挥 “地网”作用。三是创新社会管理,依法收押特殊违法犯罪人员,铲除难治“毒瘤”。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对患有艾滋病、肺结核等疾病的特殊违法犯罪人员实施专项打击,将他们送南宁茅桥医院进行治疗,在病情可控后再依法关押,切实解决了该群体以病为“护身符”大肆作案的难题,进一步净化了社会风气。从2014年至今,已经将229名身患肺结核、艾滋病的特殊违法犯罪嫌疑人送医治疗后,依法关押并追究法律责任。
今年以来柳江县“两抢”多发性案件得到有效遏制,实现了案件“八个下降”和打击“四个上升”的好势头。如110案件报警总数1848起,与去年同期2276起相比,下降18.8%;
在提升服务上下工夫,改善服务态度,提高窗口服务质量,提升群众满意率。在城东派出所打造了广西首家24小时户籍自助办证厅,5月11日正式启动后,为广大群众提供更便利、更优质的服务,大受群众欢迎。此外,今年以来,治安部门共受理审批各类户口、办理身份证等共11244人(份),自助机受理身份证1191张,柳江县公安局户政业务工作在全市公安系统上半年的绩效考评中成绩排名第一。
主持人:柳江县司法局是如何推进基层人民调解规范化建设的?
柳江县司法局副局长蓝耐秋:柳江县司法局通过在县残联、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县工会等群团组织和各乡(镇)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对老年人赡养就医、未成年人抚养就学、侵害残疾人和农民工合法权益等矛盾纠纷进行法律援助。在全县12个乡镇司法所、147个村(居)委建立了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法律服务工作站,建立了“一村一法律顾问”和“一乡镇一法律顾问”制度,开辟维权绿色通道,解决满足群众法律需求“最后一公里”问题。
近年来,柳江县通过夯实基础,大力开展人民调解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了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为平安柳江、法治柳江、和谐柳江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记者 李书厚 主持人 梁佳威)
责任编辑:李昕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