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技能get】这些电话诈骗套路你都知道吗?
今日柳州|时间:2016-08-30 16:55 来源:柳州晚报 评论:0 点击:2876

营业厅业务窗口上有实名登记的相关文件
电话诈骗为何屡屡发生,如何进行预防和禁止?26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各方观点普遍认为,由于诈骗电话多属于虚拟运营商管理运营,三大实体运营商只是提供号段,难以进行管理,需要国家相关部门进行介入。公安部门一再提醒:个人信息一定要保管好,陌生电话别轻信。
疑问:虚拟电话诈骗案为何层出不穷
几乎每个人都有遭遇电话诈骗或短信诈骗的经历,诈骗内容更是根据社会热点话题翻陈出新。
例如以人身受害为主题的“你儿子遭遇车祸住院了,需要汇款”;以入学类为主题的“我是您孩子的班主任,请将学杂费打入某账户”;以航班取消为主题的“您的航班已取消,请办理改签”;以中奖为主题的“您的积分即将清零,请点击以下链接兑换”;以假冒工作人员为主题的“您已被成为特选客户,预存话费可返现”等等。
如果相信诈骗人员所说,打开诈骗短信里的网页链接,手机里的个人信息 、银行卡信息 、消费记录等个人信息就有可能遭遇不法分子窃取。
26日,记者从市公安局城中分局了解到,该分局几乎每个月都会接到与电话诈骗有关的报案,被骗金额两百元至上万元不等,但破案率不高。就连民警自身也收到过诈骗电话,惊讶的是诈骗人员还能准确地说出民警的名字和职位。另外,民警表示,诈骗电话号码多是以170 、171 、010等开头,破案难点在于这些号码都是虚拟运营商的,没有通过实名认证,难以追踪到个人。
解决:完善实名登记国家相关部门介入监管
据了解,目前我市三大运营商的客户实名登记人数已达到97%,对于剩下未实名的3%则都已陆续对其进行停机。


26日下午,记者在龙城路电信营业厅看到,业务窗口和墙壁上都设有实名登记的相关文件,而新开卡的用户都须留下个人信息。工作人员介绍,因电话号码实名登记不严、实际归属地不明等,今年5月以来,国家工信部对实名制度管理工作推进力度不断加强,并要求各运营商必须在今年年底前实现用户手机实名制达95%以上,因此每天都有不少市民前来办理实名登记业务,但不包括虚拟运营商。
“遭遇电话诈骗,一是因为个人信息遭泄漏,二是因为虚拟运营商自身管理不严。”我市某运营商市场部副总经理徐先生解释说,虚拟运营商是与三大实体运营商相对应的,不建设通信网络,租用实体运营商的网络开展电信业务,独自运营通信 、网络业务,与实体运营商是平等的关系。
“要想消灭电话诈骗案,需要虚拟运营商和实体运营商共同努力,按照国家要求,完成所有电话的实名登记。”徐先生说,由于虚拟运营商都是和集团公司签署协议,省、区、市级的电信公司都没有管理权限,需要集团公司和国家相关部门介入对其进行管理。
提醒:个人信息保管好陌生电话别轻信
“避免遭到电话诈骗,首先要提高自身的保密意识。”徐先生表示,市民要注意对个人信息的保密,要对快递上的订单进行销毁,不要用免费WIFI进行钱财交易,更不要点开奇怪的网页链接等。
另外,三大运营商也要加大对客户信息的加密力度,避免不法分子利用。
城中公安分局民警提醒,市民在接到陌生电话时要留个心眼,凡是在电话中谈及银行卡 、中奖 、公检法税务或领导干部 、要求点击链接等内容的,一律要核实,甚至直接挂断电话,不要轻信170、171、010开头的电话。
另外,民警表示,只从预防的角度上避免电话诈骗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国家支持和相关部门配合,对所有虚拟或非虚拟运营商的号码采取统一规范地管理,加大对诈骗人员的打击力度,让诈骗人员不能骗 、不敢骗。(记者 黄紫微 实习生 陈振强)
责任编辑:黄燕明
本文未经柳州日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录用及擅自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