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永不下班的车管所”!这家单位获得了“金牌”

今日柳州|时间:2016-09-20 09:53 来源:柳州晚报 评论:0

 
  两年前,我市交警部门到云南曲靖学习,学习他们的车管经验、服务理念和为民实践。然而两年后,曲靖交警却慕名到我市取经,他们不敢相信,短短两年内,柳州的车驾管业务竟然会如此突飞猛进,不仅获得全国一等所的荣誉,还赶超了曲靖,位居全国第31位。柳州,究竟是如何赢得这块沉甸甸的“一等所金牌”呢?“靠的是拼举措、拼管理、拼服务。”市交警支队支队长谢其托说,随着城市车辆的增多,车驾管业务面临的形势愈发严峻,而我市交警部门始终紧密结合实际,主动改革创新,不断推出新举措,精心打造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全面提升服务档次与水平,进一步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拼举措:智能监管有了质的飞跃
   
  在车辆管理工作中不断推出新举措,是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辆管理所申报全国一等车辆管理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
   
  提及新举措,最强项当数市交警支队创新打造的全区首个车管领域的高效监管指挥系统“车驾管综合监管中心”,它是一个多网域联网监控平台,实现了“公安网、检测网、视频网、便民服务专网、互联网”五网合一。全市所有涉及车驾管业务岗位、场所的实时数据均同步实时上传至该中心,达到全市机动车检测机构、检验数据、驾驶人考试所有科目、及各工作站的工作情况全程影像化监管及智能评判控制,有效精简警力,所有车驾管业务的实现了全市无缝隙监控,全程跟踪,了如指掌。
   
  而最受群众欢迎的新举措,莫过于车管所打造的“家门口的阳光考场。为便民利民,车管所一改过去学员“进城赶考”的局面,把考试业务创全区先河全部下放到六县,学员在“家门口”就能参加考试。同时,为了让考试公开公平公正,2015年车管所又建成了“机动车驾驶人考试评判?监管中心”,实现远程评判科目三考试,考试员统一集中在评判中心监考,计算机随机分配,确保考试员、考生信息互相屏蔽,实现“双盲”,杜绝了学员找人情、拉关系、教练“包过关”的情况。
   
  除此之外,车管所还推出了“率先对广西区内非柳州籍申请人实行异地考试”“建成区内首个A2准驾车型考场”“运用PDA查验机动车提高办事效率”等一系列新举措,让柳州的车驾管能力有了质的飞跃。今年4月份,“全国一等车管所”考核组成员在柳州现场检查时就曾说道:“柳州的车驾管举措很给力,真正做到了从便民利民出发。”
 
拼管理:实现源头管理零隐患
   
  “当时公安部交管局考核小组现场检查了我市机动车登记和驾驶证业务的备案和监管情况,这个环节也得到了他们的肯定。”市交警支队车辆管理所所长胡晓东说。
   
  据悉,当时考核小组成员除了通过查阅资料的方式对我市车管工作进行评定外,还先后进行了几次暗访。他们走到街面上,对一些重点车辆及重点驾驶人进行随机检查,看看是否在车管所进行了登记、备案和年检审。还特别检查了“营转非”大客车安全管理工作,对使用性质为“营转非”的大客车是否发放、粘贴(或喷涂)“营转非”大客车专用标识、是否有“营转非”大客车安全管理等相关台账进行了检查。
     
  因为拥有过硬的“功底”,所以迎检时才会那么从容。市交警支队车管所在车辆和驾驶人的管理上,坚持“专业化和精细化”的理念,建立了一套精确化大数据管理体系,做到对车管业务的完整把控,实现了源头管理“零隐患”。
 
 
拼服务:打造“永不下班的车管所”
   
  4月份的一天,“全国一等车管所”暗访组成员来到车管所大厅,他们随机抽取办事群众若干人,发放关于“对车管所服务是否满意”的调查问卷,问卷共有9个问题,有7个以上问题的回答为肯定的,该问卷调查结果才算是满意,而且满意度调查问卷要达到总数90%以上。
   
  无疑,这是在考验车管所在群众中的口碑。面对这样的“挑战”,车管所却信心十足,因这几年来,他们狠抓服务,一系列的便民措施全面提升了服务档次和水平:筑“3公里服务圈”、“流动车管所”、完善声讯服务热线、开设车驾管业务咨询QQ群及微信、研发“柳州车管通”手机APP打造“永不下班的车管所”……
  
  “问卷调查结果是群众对我们工作的满意率达95%以上。”市交警支队副支队长何绍恒说,金杯银杯不如群众口碑,再苦再累,只要群众认可,心无畏。(记者  肖军)
 
 
 
 
责任编辑:李昕祺
本文未经柳州日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录用及擅自摘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