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警察】攻心为上!一个躲闪的眼神让他发现真相

今日柳州|时间:2016-10-19 19:49 来源:柳州晚报 评论:0
 
他从小嫉恶如仇,高考志愿只填报了警校;
 
  他最爱看的电视剧是美国的《犯罪心理》,喜欢分析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和作案特征,预测他们的行动并将其绳之以法;
 
他对误入歧途的青少年格外关心,希望用自己的力量把他们拉回正道;
 
他就是桂中责任区刑侦大队的覃喆!
 
↓   ↓   ↓
(记者 黄蕊摄 )
 
【小档案】
姓名:覃喆
性别:男
年龄:32岁
职务:桂中责任区刑侦大队二中队中队长
 
【同事眼中的他】
 
  “只要你晚上来大队,总可以看到他在这里加班。”和覃喆一个警组的民警韦佳凌说,覃喆责任心特别强,绝不把当天的事情拖到第二天。但无论多忙,落到覃喆手里的事情都能完美办结。“所以兄弟们都很服他。”
 
 
【攻心战】
 
  2013年8月,覃喆抓获了一个6人未成年盗车团伙。团伙的头目,竟然是一个刚满16岁的学生韦某。韦某身材瘦小,长着一张娃娃脸,没有前科、家庭富裕、成绩也不错。
 
  韦某怯生生地对覃喆说:“叔叔,你们是不是搞错了,我只是一个学生,怎么会去偷汽车呢?”就在覃喆快要相信韦某的时候,他突然看到韦某眼神飘忽、悄悄地瞄了他一眼。就是这一眼,覃喆断定这孩子肯定“有鬼”。
 
 
  “当你准备相信嫌疑人的时候,再怀疑一下,离真相就不远了。”覃喆说。他立刻使用攻心战术,很快让韦某承认了犯罪事实。
 
  “一个人牛不是你能偷多少车,而是靠自己的打拼,挣出一份事业,不让父母操心,才是真男人!”覃喆一番话,让韦某痛哭流涕。后来韦某刑满释放,覃喆也一直与韦某保持联系,引导其向善。如今,韦某经营着一份小生意,走上了正途。
 
 
【他说】
 
  覃喆平时对犯罪心理学很有研究,很多时候,能根据犯罪嫌疑人的心理,推测出他们的行动,协助案件侦破。“人做事总有前因后果,只要推断出他们的想法,就能按图索骥找到真相。”
 
 
(来源:记者 孔德芳  部分配图源自网络)
                                                                                                                   
 
  责任编辑:李昕祺
本文未经柳州日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录用及擅自摘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