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渐冷这种病进入高发期 我国每21秒就有1人死于它

今日柳州|时间:2016-10-30 18:30 来源:柳州1号综合 评论:0

     

 

  一夜北风寒。10月30日,柳州的最低气温达到了14℃,天真的凉了。

 

  10月29日是第11个“世界卒中日”。据统计,目前脑卒中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年轻化趋势明显,被称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脑卒中是世界上最凶险的疾病之一,很多人对中风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结果发病后失去自理能力。因此,今年的世界卒中日主题为“关注中年人的中风风险”。预防中风,刻不容缓!

 

1

什么是脑卒中?

 

  脑卒中就是人们俗称的“中风”,是一种常见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医护人员介绍,在临床中公众对脑卒中防控存在误区,认为脑卒中是“老年病”,实际上近年来中青年人群的发病率正在不断上升。

 


 

  数据显示,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病的患者脑卒中发生的危险是普通人的4至6倍。此外,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会大大增加脑卒中发生的危险。

 

  专家表示,吸烟、酗酒、不健康饮食、运动减少,以及长期精神高度紧张,临床也可以出现卒中。

 

2

我国每21秒就有1人死于卒中

 

  去年中国卒中流行报告调查显示,在我国每12秒钟就有一人发生卒中,每21秒就有一人死于卒中,每年新发脑血管病患者约270万,且每年呈持续上升的趋势,特别是在农村地区。

 

  报告指出,中国人群卒中发病率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男性卒中发病率在全球排名第3位,女性排名第2位。脑血管病以其高发病率、高复发率和高致残率的特点成为严重阻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疾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这一疾病负担日趋严重。

 

3

如何远离中风风险?

 

  据统计,目前脑卒中呈现出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经济负担五大特点。

 

  现代人饮食及生活方式是脑卒中发生的一大诱因,血压、血脂、血糖“三高”成为了罪魁祸首。那么,如何才能远离脑卒中?

 

  专家强调,脑卒中虽然发病急,但其实是一种急性的慢性病。因此在医生的指导下对高危致病因素进行干预,是推迟我国脑卒中平均发病年龄,降低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的重要手段。

 

①没发生卒中之前,应该良好地控制血压,如果存在血脂异常或者糖尿病,要提前使用抗病药。

 

②预防脑卒中除了戒烟限酒,适量运动,保持愉悦心情之外,合理的膳食尤为重要。

 

③高危人群定期到医院接受筛查也可以提早发现和预防脑卒中。

 

 

4

卒中发生时的主要表现

 

  医护人员指出,天气逐渐变冷或者说季节交替的时候,脑卒中发病率就会明显升高。目前已经进入脑卒中高发期。卒中发生时主要表现可通过以下现象判断:

 

①突然出现的一侧嘴角流口水、不能说话或说话含糊不清。

 

②突然发生的一边(左边或右边)胳膊和腿没有力气(抬不起来、无法行走或站立、拿东西不稳)。

 

③突然出现的一侧面部麻木或没有知觉。

 

④突然出现天旋地转的头晕、看东西不清或有重影。

 

⑤突然出现剧烈的头痛。

 

⑥突然的意识丧失。 

 

5

卒中救治,把握“黄金抢救期”

 

  医护人员提示,脑卒中患者发病发病后的3至4小时是“黄金抢救期”,因此正确救治尤为重要。如果怀疑有卒中的发生,不建议病人私自用药,家属应准确地记好患者的发病时间。做好病人的安慰工作,然后快速打120或999,快速转运到医院,交给专业医生进行后一步的处理。

 

 

资料来源:广西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李昕祺

 

本文未经柳州日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录用及擅自摘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