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4辆公交车连环撞 公交车这个座位最危险?

今日柳州|时间:2016-10-31 14:30 来源:南国早报 评论:0

  10月30日上午10时许,在南宁市民族大道民族影城前的公交车站,4辆公交车发生追尾,致10名乘客不同程度受伤。究竟是哪辆公交车没刹住车?肇事司机是谁?当时肇事司机究竟怎么了?

 

87路公交车车头受损严重

 

【突发 4辆公交车连环相撞】

 

  30日上午10时45分,南国早报记者接到爆料赶到现场时,只见民族影城前出城方向的“荣和山水美地”公交站点附近,有3辆追尾的公交车停着。

 

  这3辆公交车从后到前分别是87路、42路和25路,三车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坏,路上一地的碎玻璃。交警部门正在对事故进行处理。

 

87路公交车车头一片狼藉

 

  据现场一名公交车司机介绍,她开的25路公交车已靠站,准备下客时,后面的公交车突然撞了上来,她的车又撞到前面已进站的90路公交车,因90路公交车只擦伤了点车身,受损不大,已驶离了现场。

 

四辆公交车连环撞现场(图片源自微博网友@晨冬瓜)

 

  现场目击者梁先生说,当时他正在该公交车站等车,突然,“砰”的一声巨响,几辆公交车撞到了一起。幸亏公交车之间没有其他乘客穿行,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另一名目击者称,87路公交车受损最严重,车上的几名乘客均受伤了,所幸前面的42路和25路公交车上乘客并不多。

 

42路公交车车尾被撞受损

 

  事故发生后,有人拨打120报警求助。记者赶到时,伤者已被送往医院。

 

【通报 10名受伤乘客并无大碍】

 

  当天下午,南宁市交通运输局对事故进行了通报:

 

  10月30日10时许,南宁公共交通有限责任公司驾驶员朱某驾驶的87路桂AC2169双层公交车,由西往东行驶至民族大道民族荣和山水美地站点靠站时,追尾42路桂AE1070公交车,42路车又追尾前面进站的两辆公交车,造成4车追尾,事故导致车上10名乘客不同程度受伤、4车不同程度损坏。

 

  事发后,市交通运输局、市城市客运交通管理处立即成立事故处置工作小组,到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看望伤者,积极安排治疗。

 

救援车准备将事故车拖走

 

  截至下午2时30分,10名乘客经检查处置后并无大碍,已先后离开医院。

 

  已怀孕四个月的梁女士当时就在87路公交车上。在医院,她对记者说,“我坐在公交车的下层,正准备下车,所以正好站在车门口。谁知道车门还没有开,我突然被一大股力量撞到车厢上,目前头还隐隐作痛。”

 

  梁女士说,虽然当天是周末,但公交车下层的乘客不算多,基本上是老人、小孩,有些被撞到牙出血,有些被撞到膝盖。

 

【调查 交警认定87路公交车司机负全责】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肇事的87路公交车司机是一名男司机,姓朱,40多岁,1997年领驾驶证,算是一名老司机了。

 

 

  据朱某介绍:他当时开车准备进站停靠上下客,车速并不是很快,没有发现前方车辆情况,而当他注意到再想踩刹车时,已经来不及了,于是撞上前面的公交车。

 

  目前,交警部门已对这起连环追尾事故作出事故责任认定:87路公交车肇事司机朱某负这起交通事故的全部责任。

 

【公交车上哪个座位最危险?】

 

  曾经,一则“公交车安全座位报告”的微博在网络上疯传。该条微博短短2天已有上万网友评论和转载,且大部分网友认可其说法,认为有道理。

  画这个彩色“公交车安全座位图”的网友对3类座位解释了一番。

 

最不安全座位(上图橘色)

 

  “尤其是最后一排的中间3个座位,没有扶手,即使有安全带也没有几个乘客使用。即使有扶手也很短,一个急刹车都容易掉下来。”

 

  此外,车身前部与行驶方向垂直的两排座位也是最不安全座位,“也叫睡椅,每排有三至四个座位,其中间的座位不安全,没有扶手,急刹车,人很容易扑到前面。”

 

次不安全座位(上图绿色)

 

  车厢中门后、位于后轮胎上方的两排座位则被描述为次安全座位,表明稍微安全,“人坐着觉得不舒服,起来或坐下都要费一番周折。”

 

安全座位(上图淡蓝色)

 

  这些座位包括专为特殊人群设置的老、弱、病、残、孕座位。“这些位置不太挤,下车时,可直接向后下车门移动。”作者列出特殊人群座位的优点,并建议:“这些位置被占后,老人最好坐靠窗户旁的座位,非以上最不安全的座位都可以。”

 

资料图片

 

  对此,有交警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图示所列的安全座位区分有一定的道理和科学性,但是目前国内并没有专门的实验和统计数据支持该说法,所以市民也不必尽信其说法。

 

  他表示,“公交车安全座位报告”可以参考,但是不必纠结。安全与否还是要靠大家都遵守交通规则,共同维护公共交通秩序,创造安全环境。

 

来源:南国早报

 

责任编辑:覃连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