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俩都是记者,不同的是,李华主攻文字,我独爱摄影;我俩都是记者,不同的是,她属于开朗洒脱的射手女,我却是外冷内热的天蝎男。
但,因为我俩都是记者,而且在一个单位,同时上下班(我是她的专职司机)。共同的职业追求,生活里自然就少了许多家长里短的怨念,多了些许彼此扶持理解的轻松。
记者节来了,刚接到“现身说法”的任务时,我内心是抗拒的。虽然都是记者,但又不是两个霸王龙生活在一起,其实真的没有太多不同。但领导说了,你媳妇儿如此优秀,难道不值得你动动笔吗?细心一想,这确实不假。打从认识她那天起,好强、敬业是她的标签,工作上她是部门的标杆,生活里她是我的女王。
执着,甚至有些过于倔强的执着。作为“时政一姐”,每逢全市性大活动或重大会议,是她最忙碌的时候。作为“护花使者”,每当这个时候,我记忆最深刻的便是等待。有时,晚上10点半下班的新媒体夜班小编离开办公室时,常常满脸疑惑地问我,为啥你还不回家,你都不用陪家里人吗?其实,我的这位“家人”就在楼下加班呢!或许也正是这份执着,让她在这个辛苦的职业里找到不一样的乐趣,成为她继续前行的动力。
东北大妞,善良、大方,这是我听到别人夸她最多的词汇。诚然,我眼中的她,对待每一位采访对象,每一位读者都能如此认真、热情。她从来不在人家面前红脸,只有我俩单独相处时,她才变成有脾气的人。甚至有些时候,我都会莫名地嫉妒,为何她总把好的一面都留给了别人,把不好的都留给了我。但或许也正是这份与人为善的温暖,让她养成了温文尔雅的职业品格,成为一名优秀记者的不二法宝。
因为相同职业,又是南北结合,平常低调的小日子,总有些人惦记着让我能多爆一些两个记者一起生活的料。好吧,今儿我就回答一些大家常问的问题,满足大家八卦的心态。
你俩都是记者,还在一个单位,收入什么的是不是特别透明,没有什么个人空间?每次听到这个问题,我只能尴尬地呵呵一下,回你一句“你懂的”。其实,我家女王并不是苏格拉底老婆那样的悍妇,对我一直非常“宽大”,给我足够的财务自由,爱好自由。
你俩都是记者,在家里还经常讨论工作吗?说完全不讨论,鬼都不相信。但我们曾约定好了,尽可能地做到进家门就是生活,出门口再说工作。采访中,我们接触过形形色色的家长里短。我俩明白,男女之间嘛,要不是相互欣赏和理解,怎能一起走下去。
又是一年记者节,不奢求对这个职业点赞或歌颂,日后大家能多体谅新闻工作者就好。采访审稿多给一些方便,让如她一样的女记者们少点加班,少些奔波忙碌,作为家属兼司机、保镖的我们,也就能早点下班,少些担忧,多得到些关注和关爱。(黎寒池/文 孔德芳/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