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子建在山腰上,需要左拐右拐才到家
如果不是小龙父亲带着小龙在前面引路,记者很难找得到他们建在白云路一座大山半山腰上的家:一间用水泥砖砌起的石棉瓦房,面积不到20平方米。虽然前后各有一个门口,但却没有门槛,没有安装门。

▲小龙站在后门口,旁边是用来做门的木板
陈圣爱说,这间水泥砖房是他上个月底才建起来的。其间经历了很多困难,因为没有钱请人做,他只能独自建,水泥砖是一块块从山下挑上来的。没门、没厨房、没厕所,在石棉瓦顶盖起来的当天,他们就搬进来住了,如今已住了20多天。尽管如此,但每月能省下几百元的租房租金。

▲房内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电器
房间很空,记者站在门口即可看遍房间的每个角落。一张大床占据了大部分空间,床上堆着旧衣物和一张薄毯子。房内没有衣柜,沿着墙壁挂起一根长水管,上门挂满了旧衣服。在靠近门口处,摆放着一个燃气灶。旁边摆放着一个半米多高的木箱子,箱子上装着一把铁锁。
陈圣爱用钥匙打开铁锁,记者发现被锁在木箱子里的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而是一个液化气罐。
“我怕我不在家的时候,儿子偷扭开液化气,那就危险了。”陈圣爱说,儿子小龙虽然不会说话,但还是跟同龄人一样对一些事物充满好奇,甚至有时还很捣蛋。

▲锁在箱子里的液化气罐
进入房间,记者发现,头顶上方的空间用木板隔成了一个隔间。
陈圣爱说,因为房子占地比较小,为了扩大房子的使用空间,他只好用木板将房间隔成了上下两层,其中,下层是他和小龙睡觉的地方,女儿则睡在上层。因没有楼梯,到上层只能靠一把可移动的木梯子上下。

▲妹妹住的隔间只有一张床和一把凳子
将用木板挡住的后门推开,即可看到后面是陡峭的山坡。陈圣爱说,因后门还没有装门槛,加上排水设施没做好,19日下雨时,山上流下的雨水就从后门冲进房内,再从前门流出。记者看到,房内的地面还湿漉一片。
在门口的空地上,还支起着一口大锅。陈圣爱介绍,这口锅是用来给女儿和小龙中午放学回家煮面条吃的。因怕液化气泄漏,还不敢给他们用燃气灶,他们就捡柴火来烧。
“等厨房和厕所做好就好了。”陈圣爱说,目前他已在靠近房子的地方开辟了一小块地,打算用于建厨房和厕所,但如今,两个小孩只能在房后露天洗澡。不过现在还能承受得了,天冷就难了。

▲摆在房外给小孩做饭的锅

说小龙傻也不傻
还懂得心疼妹妹
有吃的还想着分给妹妹
记者来时,小龙的妹妹已经跟同学出去玩了,记者未能见到她。不过,在采访过程中,小龙的父亲却在不断地强调:“妹妹很聪明,成绩很好,做作业都不用叫。” 他说,家里的床和凳子,都是他帮人搬家时,人家不要了送给他的,就连他和小孩穿的衣服,绝大部分都是人家送的。
“我在摆摊的时候,人家都知道我的情况,就把家里不要的衣服都拿来给我。”陈圣爱说,对于人家送的衣服,两个小孩也不嫌弃,尤其是妹妹很懂事,从不用他讲。
“你说他傻吧,他跑出去又懂得回来。”陈圣爱说,以前他们租住在华庭苑,因小区门口就有公交车站,大约从6岁开始,小龙就喜欢跑出去坐公交车,但都懂得让人送回来。就算去很远的地方,也不例外。比如上个月,他一个人坐公交车到了柳江县城拉堡镇,凌晨3点的时候,可能因太远不懂回家,他见路上有人,就上去拉人家,并指胸前缝在衣服上的手机号码,让人家帮忙打电话。

有时候,110民警送他回来的时候,他还懂得在前面带路。有时候,肚子饿了,他懂得用电饭锅煮饭。但有时也会闯祸,比如前几天,他就煮了满满一大锅米饭,吃了两天才吃完。
陈圣爱说,小龙虽然有时候不听妹妹的话,但又懂得心疼妹妹。比如,17日傍晚,公交南环站的工作人员给他买的快餐,他当时并没有吃完,而是将快餐带回家,除了自己吃外,还懂得分给妹妹一起吃。
陈圣爱说,小孩妈妈走的时候,他在原地等了很久。
“我以为她会回来。”陈圣爱说,小孩母亲走后,他坚持在租住地多住了一个月,目的就是想等小孩的母亲回来,但未能等到,“也不知道她在哪里,想去找都没个地方。”
于是,这么多年,陈圣爱独自带着两个孩子,经历了许许多多说不出的困难。 有时候,出去打工送货的时候,都要带上孩子。妹妹还好,小龙到了2岁6个月才会走路。有时候,为了防止小龙跑丢,他只好用绳子将小龙绑在树上,等送完货出来,再解开绳子将小龙带走。后来,有人说他虐待儿童,他才不敢那样做。
陈圣爱说,小龙出生第三天的时候,就因为生病,在医院住院治疗了半个多月,花的1万多块钱都是跟亲戚朋友借的,直到如今还欠下一大笔债没有还上,人家见他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也不好意思找他要。

▲建在山腰上的家
“以前我摆摊的时候,经常有人来找我,叫我把小孩送人,甚至还有人说愿意出钱买我小孩,后来都被我骂走了。”陈圣爱说,他经常在社湾路摆摊帮人修鞋和补车胎,有人知道他一个人带两个小孩,就特意来找他,想要他的小孩,“刚开始,我还感谢他们的好意,但后来他们问得多了,就被我骂了,你说,哪个舍得把自己的小孩送人?”
陈圣爱说,这么多年,他都熬过来了。他不怕苦,却很担心孩子的安全。但因做装卸工,作息时间很不固定,收入也不稳定。有时候,实在是没有办法,才未能去接小孩。不过,为了孩子的安全,他表示,今后只要有时间,他都会去学校接小龙他们回家。他现在最大的希望就是能有个时间相对固定的工作,好让他有时间去多陪伴孩子。(记者 李书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