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场所这些套路要小心 别被所谓的“养生”迷了眼...
今日柳州|时间:2016-11-23 11:59 来源:柳州日报 评论:0 点击:4591
现在我们身边的保健养身场所越来越多
保健中心、SPA养身馆
美容院等“百花齐放”
让人“乱花渐欲迷人眼”
不少商家却借机乱打“养生牌”
从中谋利
▼▼▼
家住柳南区西环路中山花园的胡先生说,因为工作原因,自己身体湿气较重,所以每隔一段时间便会去拔火罐。今年6月初,他在一家私人养生馆拔火罐,但因为技师的不熟练和火罐的质量问题,他的背部不仅被烫伤还被划伤。经协商,养生馆老板赔偿胡先生300元治疗费,并赠送一张价值200元的会员卡。“这样的养生馆,我一辈子都不愿再去了。”胡先生说。
“最近,一些不知名的公司经常打电话给我推销养生保健产品,还邀我参加养生保健讲座。”家住城中区滨江东路金沙角的邹奶奶说。“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了,所谓的专家讲座其实就是在推销保健品。我叫孙子上网查,他们的产品都是‘三无产品’,幸好我没有购买,要不然被骗钱事小,毁了身体就麻烦大了。”
柳南区谷埠街一家养生按摩技师蒋小姐说,她从事养生保健这一行三个月左右,当初来到养生馆的时候并没有受过专业的培训,只是跟着师傅给客人按摩推拿,对于专业的穴位和关节她也不太懂,师傅教她怎么按,她就怎么按。
经走访一些中小型保健养生场所发现,这些保健养生场所里的技师大多数未经专业培训也没持有健康证便上岗从业,场所里提供给客人使用的毛巾、被套、拖鞋、按摩服等个人用品并未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分类、清洗、消毒,只是集中使用洗衣机等简单的工具清洗,更有甚者只是过一遍清水,便供给顾客使用。
经调查得知,一些保健养生场所的老板为了牟取暴利,向前来保健养生的顾客推销一些“三无”保健产品,不仅价格昂贵,而且也不到应有的疗效。
那市里的相关部门
是如何对这类保健养生场所
进行监管的呢?
工商部门:工商部门只负责给养生保健场所发放营业执照。私人开设养生保健场所,只需提供经营场所便可办理营业执照。工商部门只针对其是否合法经营进行监管。
市卫计委:市面上部分养生保健场所不从事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保健服务,不属于医疗行为,就不在卫生执法部门的管理范围。
情况令人惊讶
目前我市竟然没有哪个部门
对养生保健行业进行专门的监管!
那么我们平时究竟该如何养生?
市中医院中医预防保健科的医生黄文兴说,想要通过按摩、推拿等手法去缓解身体上的不适时,应先确定造成身体不适的原因,再对症下药,并不是任何疼痛都能用按摩缓解。中医上按摩、推拿等手法都十分讲究,只有把握正确的力道和穴位才能达到对症下药的效果,手法过重或穴位按错都有可能导致病情的加重。
“现在许多市民养成了低头玩手机、躺着看电视等不良习惯,会让颈部、腰部等部位的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容易落下疾病。”黄文兴建议,养生主要以预防为主,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跑步、骑车、游泳等有氧运动,切勿酗酒、抽烟、熬夜。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饮食,荤素平衡,不能一味地大鱼大肉。身体有不适者,应先到医院向医生巡诊,确定病因后,再按医生的建议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日报实习生 文鑫豪)
责任编辑:黄燕明 罗方婧
本文未经柳州日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录用及擅自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