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主驾到!动物园迎来77位新朋友 真是萌了我一脸呀!
今日柳州|时间:2016-11-25 17:39 来源:柳州日报 评论:0 点击:3220
大家有没有想过
如果小动物们会说话、会发微信
它们会说什么?
“别盯着我看~我只是想试试做狮子的感觉~”
“我要带你去看世界!”
“等等!我结婚了!”
“亲爱的,吓死我了!我差点以为那个皮包是你!”
(长叹一声)“好棒的屁股....”
哈哈哈小编都被逗笑了!
这些小动物真是太可爱了
但更可爱的还在这呢!
我市动物园又迎来了77位新成员!!!
这77只动物包括18只豚尾猴(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只熊猴(国家一级保护动物),3只黑熊(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5只绯胸鹦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只蓝绿金刚鹦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7只果子狸、30只鹩哥、2只貉。
光听小编说
大家一定好奇它们萌萌哒的样子吧?
快一起来看看
▼▼▼
【豚尾猴】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国内分布于云南和西藏,栖息于热带、亚热带森林或海拔较低的针叶林内。以植物果实和嫩叶为食,也食昆虫和小鸟。因其尾毛大部分短而稀,末端有一簇长毛,行动时常呈“S”型弯曲,形似猪尾,又称猪尾猴。

(网络图片)
【熊猴】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国内分布于云南、广西、贵州和西藏,栖息于季风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或高山暗针叶林内。以植物果实和嫩叶为食,也食部分昆虫、两栖动物、小型鸟类和小型脊椎动物。因体形肥壮,憨态似熊而得名。

【黑熊】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国内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栖息于山地森林。食性较杂,以植物叶、芽、果实、种子为食,也吃昆虫、鸟卵和小型兽类。体毛黑而长,胸部有一块“V”字形白斑。善爬树,游泳,能直立行走;视觉差,有“黑瞎子”之称。

【绯胸鹦鹉】中型攀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国内分布于西藏、云南、广西、海南和香港,栖息于低山和山麓常绿阔叶林中。以植物果实、种子和幼芽为食,也食谷物和昆虫。羽毛华丽,善攀缘,且能嘴脚并用攀缘,甚为灵巧。

小小只的好可爱~
【金刚鹦鹉】大型攀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产于美洲热带地区,栖息于密林中。以植物果实、种子、花朵、嫩芽和昆虫为食。个性温和,爱亲近人。

【果子狸】夜行性动物,善攀缘。由额头至鼻梁有一条明显的四带,眼下及耳下有白斑,又称花面狸。中国华北以南广泛分布,栖息在森林、灌木丛、岩洞、树洞或土穴中。食性杂,除鼠类、昆虫、蛙、鸟、蜗牛外,也吃谷物、野果和树枝叶。

【鹩哥】全身黑色具紫蓝色和铜绿色金属光泽,头侧具桔黄色肉垂及肉裾。分布于印度、缅甸、泰国、中南半岛和中国。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区的林区。喜食昆虫和野果。

【貉】“一丘之貉”的“貉”,犬科古老物种,类似犬科祖先的物种,是犬科动物中惟一一种在冬季休眠的动物。原产于中国、日本、朝鲜、韩国、俄罗斯、越南。栖息于阔叶林中开阔、接近水源的地方或开阔草甸、茂密的灌丛带和芦苇地,穴居。食性杂,以鸟类、小型哺乳动物和水果为食。

【羊驼】偶蹄目、骆驼科的动物,外形有点像绵羊,世界现有约300万只左右,约90%以上生活在南美洲的秘鲁及智利的高原上,其余分布于澳洲的维多利亚州以及新南威尔士州。一般栖息于海拔4000米的高原。羊驼性情温驯,伶俐而通人性,中国网民恶搞其为十大神兽之一“草泥马”。市动物园原本有2只黑色羊驼,这只白色羊驼是新引进的。

【箭猪】叫法里虽有猪字,但它其实不是猪,倒与老鼠、野兔、松鼠等是同宗。箭猪又叫豪猪,从它的背部到尾部,均披着猪所没有的、像簇箭一样的棘刺,最长约达半米,每根棘刺的颜色都是黑白相间,很是鲜明。豪猪除有棘刺外,它还有一个非常肥胖的身躯和锐利的牙齿,还有鼠一般的嘴脸。豪猪以栖树生活为主,在热带森林中最爱吃嫩树皮。特别是白杨树和桉树皮,更是它喜爱的食料。

据了解,这77只野生动物均为广西陆生野生动物救护研究与疫源疫病监测中心通过罚没等途径救助而来。在接收这些救助动物的同时,市动物园还收留了今年在市区捕获的白狐等动物。
其中,熊猴喜欢与人亲近已不可能放归野外,同时该熊猴仅有半岁大小,过于年幼不能放入市动物园原有的熊猴群,只能由工作人员单独饲养。根据动物的不同特点,市动物园为这些动物准备了新的笼舍,市民可以近距离观赏到它们。
恰逢寒潮到来,饲养员给这些动物准备了充足的食物,还特地为鹩哥准备了御寒用的“竹屋”,让它们在新家温暖过冬。(日报记者 侯静雯)
大家快来它们的“新家”看看它们吧!
和它们一起拍张美美照~
(图片由日报记者侯静雯,通讯员赵嘉亮、韦丽琴、李曼曼拍摄。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责任编辑:黄燕明 罗方婧
本文未经柳州日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录用及擅自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