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彩故事】张湘:让十米车厢成为城市文明窗口

今日柳州|时间:2016-12-13 10:44 来源:柳州晚报 评论:0

  十年磨一剑,一朝是锋芒。经过前面四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洗礼,文明早已成为我市每一个人的共识,并外化于日常的行为之中。而我市各行各业中涌现出无数的“文明人物”,用自己的言行点滴汇聚成“文明之海”,他们之中有普通市民,有环卫工人,有公交司机……今年是我市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第二年,也是关键的一年。从12日起,本报将推出系列报道,通过一个个普通人物的“文明故事”,来为我市的创建工作添砖加瓦、加油鼓劲。

 


  每天在车辆正式“上岗”服务前,在车场总能看到张湘忙碌的身影——先用抹布把驾驶室的方向盘、设备仪器、车厢座位擦拭一遍,再把车厢地板清扫干净,有时还要用“火眼金睛”,清理隐蔽在犄角旮旯里的碎纸果皮……同事们见他一个大男人把卫生做得如此细致,经常开玩笑说:“没必要搞这么干净吧,又不是去接亲。”每次,张湘都淡然一笑,“习惯了!”


  张湘是恒达巴士公司的星级驾驶员,跑28路公交线。作为一名有着十多年驾驶经验的“老司机”,多年来,干净整洁的车厢环境,热情待客、换位思考的服务理念始终保持如一,让十米车厢成为城市文明窗口。


把车厢当作家 做好细节


  初见到张湘,其头发利索,一套工作制服板板正正,鞋面一尘不染,看上去就是个干净人。生活里的小细节,也体现了他在工作上的干净利索劲儿。


  在线路上,只要上了张湘的车,你都会眼前一亮,给人第一感觉就是干净、舒适。“回场一小扫,接班一大扫”,早已成了他坚持的原则和习惯。

 
  “这些都是跟师傅学到的好传统。”张湘说,刚入行时跟了三四个师傅,有区里劳模、市里劳模、三星驾驶员,他们从爱护车辆、服务理念等方面给他树立了榜样。


  如今,张湘也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带出26个徒弟。每次回场或上下班,带着徒弟一起搞卫生是张湘的惯例,他不会让徒弟自己一个人干,他认为师父更要起表率作用,同时也让徒弟养成保持车厢整洁干净的好习惯。
在张湘看来,车厢虽小,但就像一个家一样,乘客是客人,司机是主人,客人来了,家里总不能乱七八糟待客,“车厢整洁了,乘客坐车心情舒畅,自己开车也舒服。”


  28路线连接市区和郊区,老年乘客较多。每次遇到老年人乘车时,他都会耐心等上一会儿,待其上车坐稳或下车走好后再发动车子。看到有些老年人没座位,他就多播放几遍让座广播,遇到腿脚不便或拿着小推车的老人,就主动上去帮一把……一个个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使得十米车厢充满了温情。时间久了,不少乘客坐过他的车之后慢慢就成了忠实粉丝。有时,一些“老粉丝”正好赶上张湘的车,一上车就说,“小张啊,还是坐你的车干净舒服。”


把乘客当亲人 换位思考

 


  服务工作不好做,但张湘有一套自己的服务方法,就是“换位思考”,把乘客当亲人。


  有一次,车上一位80多岁的老人,怀疑一名男乘客是小偷偷他钱包,两人发生争执。见状,张湘一边劝导,一边在征得其他乘客的同意下,把车开到了附近派出所。事后,老人的家人上门道谢说,要不是司机处置果断,老人家肯定要吃亏。


  在别人眼中,张湘这是“多管闲事”,而事实上,多年来他管的“闲事”还不少。


  有一天晚上,张湘跑完最后一趟车准备下晚班,发现车上有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到了终点站也没下车。询问得知,原来小女孩独自乘车,错把28路看成了38路。张湘不顾一天的疲惫,赶紧把小孩领到了站务室,问其家里人电话,帮忙联系。直到等到家人赶来接到孩子,他才放心回去,而此时已到了深夜,“晚一点下班没关系。我也有小孩,将心比心,孩子丢了父母肯定着急。”


  张湘的热心再次赢得了乘客的称赞。第二天,他收到了来自小女孩家人的一封感谢信。


  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作为28路线路长,他还时常利用休息时间,组织站点里的同事一起去福利院做公益活动,给社会上的弱势群体一份关怀。也曾一起去柳江边上捡垃圾,希望通过自身一些微薄的行动,唤起大家对“母亲河”的保护意识。


  入职以来,张湘先后获得了 “十佳模范职工”、“先进工作者”、“精神文明积极分子”等荣誉称号。眼下全市下上都在全力以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他认为,作为柳州的一份子,当然也要尽一份力。而他能做的,就是把舒适的乘车环境和真情服务,通过这十米车厢传递给每一位本地乘客和外地乘客,让他们通过这个流动的载体,感受到柳州这座城市的美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暖。(记者 李华 实习生 姚霏)

 

 

责任编辑:覃连毅

 

本文未经柳州日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录用及擅自摘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