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谋划】融水“三大生态”发力促改革
今日柳州|时间:2016-12-29 08:24 来源:柳州1号 评论:0 点击:2929
党建是发展的手段,是改革的“龙头”。以党建为引领,融水的各项改革有序推进,大苗山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团结和谐的社会生态和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得到了巩固和提升。

绿水青山中的民族风情生态旅游
全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明确37个部门(单位)主要职责438项,具体工作事项1915项,部门间职责边界事项151项,部门公共服务事项136项,建立事中事后监督制度361项;乡镇“四所合一”工作全面推开,办事效率明显提升;农村土地确权工作有序推进,共完成现场地块测量47590亩,涉及农田20.69万块。地方立法、司法和行政执法工作得到加强,“平安融水”建设、信访维稳和反邪教等各项工作扎实开展,全县社会稳定动态七项工作情况和群众安全感得分排名全市前列。

2016年9月24日,自治区、柳州市等领导在融水调研,参观融水城市建设展示馆

2016年9月24日,自治区、柳州市等领导在融水调研,参观融水十二五成就展
全县生态经济发展年活动成效显著。以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和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依托,把旅游业打造成为最具发展优势、最有发展潜能、最能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目前全县注册农家乐107家,旅游产品企业和商户达160家,带动在册贫困户4300多人脱贫;1—11月全县接待游客429.4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1.8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4.38%和19.54%。

苗族打同年是融水生态旅游的一大特色
以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产业为依托,结合脱贫攻坚加快推进“特色产业富民行动”。“杉竹茶、蔗果桑”等产业的特色与优势开始“显山露水”,灵芝、紫糯、香猪、香鸭、凤花鸡等8项特色产品被评为国家级生态原产地产品,融水苗族自治县成为全国少数民族地区首个建设国家级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综合示范区的县份,数量居全国第一。“林+禽”“林+畜”“林+菌”“林+药”等模式产业纷纷“出笼”,涌现出了“金秋烧鱼季”“大城黑香猪”“贝江村”等一大批生态品牌,无愧于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的权威认定。

游客参与苗山烧鱼(通讯员 韦鼎标 摄)

游客在景区观看民俗表演
以“一区三园”建设为平台,生态工业稳步发展。1—11月,全县改建和技术改造投资完成22.96亿元,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9.62亿元,同比增长5.55%。市外境内新建和续建项目实际到位资金18.25亿元。12月26日,阿里巴巴集团农村淘宝3.0模式融水服务中心正式揭牌,县内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建设有序推进。(通讯员 张耀华 覃天阳)

生态美景——双龙沟景区玻璃桥
责任编辑:覃连毅
本文未经柳州日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录用及擅自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