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这个“3公里服务圈”好牛啵 服务都送到家门口了

今日柳州|时间:2016-12-29 12:05 来源:柳州晚报 评论:0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仅柳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管所获得了“全国一等车辆管理所”的荣誉,我市六县的车管所也同舟竞帆,全部获得了县级一等所的荣誉,这在广西、乃至全国都是少有的一份殊荣。这意味着,我市车驾管业务的创新与改革的触角已经延伸到了全市的每一个角落,“3公里服务圈”模式的开启,真正诠释了车管部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承诺。
 
融安:规范化与服务型县级车管所
 
  为减少柳州市北部三县群众车检、驾考“长途跋涉”的困难,2006年经区交警总队批准,融安县建立了汽车安全技术检验站,负责融安、融水苗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汽车安全技术检验业务,由车管所对检验站进行监督及检验合格标志核发等业务,同时配合融安县驾驶员考试中心开展三县驾考业务开展。
 
  这对融安、融水和三江的群众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融水县50岁的老黄清楚地记得,1998年他为了驾考,可是付出很大“艰辛”。“考试前一天就到柳州市区找旅社住下,考试完毕后时间不早了,又得住一晚才回去,考试前后花了三天时间。”老黄说,后来他买了部车,从上牌到后来的年检,都得在柳州市和融水县来回跑,十分不便。2006年之后,融安县建立了检测站,老黄检车和驾照年检都不用再到柳州市车管所办理,到融安县就可以办理了。而融水县到融安县,平均也就几十分钟的时间。
 
 
  2015年,为方便融安县南部的大良、潭头、东起三个乡镇群众办理车驾管业务,融安县车管所延伸车驾管业务服务窗口,又建立了融安县车管所大良中队工作站,方便群众车驾管业务办理及车宣等工作。
 
  融安县车管所所长韦小艳说,一直以来,融安县车管所以业务规范为核心、以科技手段为保障,以人民满意为目标,全力打造规范化、服务型县级车管所。
 
三江:背筐上的移动车管所
 
  在三江县车管所,前来办理业务的群众有近三分之一少数民族群众不会说普通话和桂柳话,只会说本族语言,导致业务办理过程语言无法沟通非常尴尬。为此,三江车管所在办证大厅设立了“双语咨询导办台”,由专业的导办员通过侗话或苗话向群众解释业务办理流程,方便“苗乡侗寨”的群众办理车驾管业务。“双语咨询导办台”设立以来,实现了以最简程序、最快速度、最优服务满足当地群众的需求,用细心贴心的服务赢得了群众的好评。
 
  为减少无牌无证摩托车及无证驾驶交通违法行为,从源头上消除交通安全隐患,三江县车管所从便民、利民的角度出发,将警务前移。然而,三江县的很多村屯地处偏僻,给村民打造“家门口的车管所”并非容易。民警们常常开车在山路上颠簸几个小时,而后又是渡河又是翻山越岭,背着厚厚的资料踏着晨曦而去,直到太阳落山才归。
 
 
  三江县车管所所长全星星表示,三江交警车管所围绕“便民利民,创先争优”的工作目标,以“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为服务宗旨,努力提高自身能力和服务水平,最终创建了“一流服务、一流管理、一流业绩”的优秀县级车管所,得到了当地群众的点赞。
 
“3公里服务圈”提升群众满意度
 
  除了融安县和三江县,融水县、鹿寨县、柳城县和柳江县的车管所同样在努力打造规范化和服务型车管所。在各县车管所业务大厅,均开启了“一窗式、一站式”工作模式,减少群众排队等候时间和往返次数。同时,还通过调整工作时间,使上下班时间更加切合县乡群众到大队办理业务,还为特殊人群设置办理业务的“绿色通道”。
 
  六县车管所把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可以说是我市车管所打造“3公里服务圈”的一个缩影。尽管无法做到“3公里”服务,但也在很大程度上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真正做到了便民利民。
 
 
  市交警支队车管所副所长周小平说,把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距离群众更近一些,这是柳州市交警支队车管所在2014年底推出的“3公里服务圈”创新举措,在原有柳州市车管业务大厅和车管所河西分所的基础上,将车驾管业务分散到柳南、鱼峰、柳北、柳东、阳和、燎原、西环、城中共十个城区车管综合业务工作站点,以及即将撤县划区的柳江县也提前规划,在原有一个县车管所的基础上新开通了穿山工作站,在建成团工作站,形成了全市市区13个车管业务办理点,辅以车载“流动车管所”上门服务,从而打造了全市无缝对接的车驾管服务圈,方便群众就近办理车驾管业务。自构筑“3公里服务圈”以来,群众得到真正实惠,满意率直接上升。(记者 肖军)
 
 
责任编辑:黄燕明
 
本文未经柳州日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录用及擅自摘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