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后再现“用工荒”,如何破?答案就在这里!
今日柳州|时间:2017-02-08 08:02 来源:柳州晚报 评论:0 点击:3805
500多家区内外企业将招聘近20万人,招聘面覆盖全国,想找工作的你一定不要错过这个难得的求职机会!2017年“全国工会就业创业援助月活动”暨“春风行动”柳州专场招聘会将于2月10日10:00至16:00,在柳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年后上班,许多企业都在忙着招工,但不少企业依然被“用工荒”所困。与此相对,在就业市场中,不少求职者遭遇“求职难”。一面是“用工荒”,一面是“求职难”,看似矛盾的两种现象,其实有着内在的逻辑关联。
表面看,“用工荒”是缺人,由表及里察之,并非缺人。原因很简单,中国劳动力红利正在消退不假,但劳动力总体供给还远没有到“人荒”的程度。不说其他,单是每年几百万大学毕业生,就是一个庞大的劳动力群体。
既然有人,为何还有“用工荒”?这里面的原因非常复杂,但关键原因有两点,一是劳动力素能与市场用工需求不匹配。比如,服装、制鞋、电子等制造企业的“用工荒”,并非缺少干简单工序的工人,关键是缺少技工,是典型的“技工荒”。之所以缺少技工,因为劳动力市场上的技工供给少,满足不了企业的用工需求。换言之,劳动力有,但能够匹配企业用工需求的技能型劳动力供不应求,导致“用工荒”。与此相对,那些缺乏一技之长的求职者,在就业市场上就会遭遇“求职难”。
又如,现在的大学生“求职难”,试想,如果大学生到制衣、制鞋、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做一线工人,便能大为缓解这些企业的“用工荒”,大学生本身求职难便可迎刃而解。可现实是,虽然企业愿意接收大学生就业,但一来很多大学生不愿到企业干一线操作工,二来企业最为紧缺的技术工人(待遇并不比白领低),大学生还难以胜任。这里面的关键因素,也是典型的劳动力素能与市场用工需求不匹配。类似的“不匹配”在服务行业也非常普遍。
二是用工方条件与求职者要求不匹配。比如,生产一线工人、餐厅服务员等用工缺口大工种,企业需求量大,但这两类人员市场供给不足。此中原因,并非缺人,而是由于薪酬待遇、劳动环境等达不到求职者心理预期,许多人不愿意从事这两类职业。这就是用工方条件与求职者要求不匹配,由此导致企业难以招到匹配的员工,被“用工荒”所困,求职者难以找到匹配的职位,为“求职难”所愁。
可见,眼下化解“用工荒”和“求职难”最为紧迫的是,怎样让劳动力素能与市场用工需求相匹配?让用工方条件与求职者要求相匹配?这就不能只看到“用工荒”和“求职难”的表象,而应具体分析企业缺什么类型的人,为什么缺这种类型的人,哪种类型的人最紧缺,怎样才能尽快弥补这一紧缺类型的人。同时,用工方要问一问,怎样才能让劳动者愿意来自己的企业工作?如何留住员工?这些问题弄清楚了,才能不断提升两个“匹配度”,使“用工荒”和“求职难”得到有效缓解。(通讯员 孙维国)
见习编辑:六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