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救身患白血病的熊猫血儿子 这位柳州妈妈愿再痛一次

今日柳州|时间:2017-02-24 16:05 来源:柳州晚报 评论:0

每一位母亲生孩子时都要承受巨大的痛苦,

但对于她们来说,

这样的痛也是幸福。

而年近半百的母亲为了能让患白血病的熊猫血儿子重获“新生”,

她愿意再痛一次。

进入隔离病房治疗前,谢雪霜给儿子刮干净头发。


自从去年6月份被确诊为急性白血病后,郭志彪的母亲谢雪霜就不停地在为儿子寻找“救命之道”。当得知自己能为儿子献出骨髓与造血干细胞,49岁的她毫不犹豫为儿子捐献,不管过程有多痛苦她都愿意接受,只为能够让儿子重获“新生”。22日,记者来到郭志彪的病房,牵出了这段正在龙城上演的温情故事。



病魔降临 晴天霹雳


去年6月4日,29岁的郭志彪当时在市内的一个工地上班,已经连续几天感觉头昏乏力的他,想到下午还有一个安全员的资质考试,硬是挺着没休息。直到考试结束回到家,母亲谢雪霜再一次看到儿子状况不对,赶紧带着他到医院看看。“本来我们就想随便找个小诊所看看,以为就是普通的发烧,没什么大不了的。”回忆起当天的情形,郭志彪历历在目。


当晚离家近的小诊所都关了门,谢雪霜便带着儿子到市人民医院急诊部看诊。没想到,扎了一下手指,验了血,整个家庭的命运就在那一刻改变了。“当时儿子还怪我,小小的发烧哪用得着抽血,当时他浑身乏力,只想赶紧回家睡觉。可医生却在验血后告诉我,儿子很可能得的是白血病,需要留院观察。”晴天霹雳,除了这四个字,谢雪霜无法再找出任何可以形容当时心情的词语。她忍着泪水,故作镇定地对儿子说:“你今晚还是留在医院吧,医生说要观察一下。”



就在第二天,血液科的主任黄锦雄告诉谢雪霜,郭志彪病情危急,必须马上住院。第三天,病危通知书就送到了谢雪霜的手上。“那段时间我的生意刚遭遇失败,儿子又突然生了重病,真的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好好的一个家,孙子才刚满50天,怎么会这样!” 来不及多想,谢雪霜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救儿子。为了鼓励儿子继续治疗,她经常对儿子说:“放心,再多困难来了也别怕,老妈子帮你顶着!”看到母亲如此努力,原本有些消极的郭志彪也渐渐地重拾信心,“要不是我妈一直鼓励着我,我可能早就放弃了。”


▲放下电话,谢雪霜转过身忍不住哭了起来。


不是亲缘 胜于亲缘


为了给儿子进行治疗,谢雪霜和家人通过网上的公益平台筹到了六七万元,又向亲朋好友借了四五万元。可如果无法根治儿子的病,这治疗费只会是个“无底洞”。虽然到目前为止,已经给儿子花了近22万元的治疗费,但谢雪霜仍不放弃。去年,她还专门和丈夫宗锡文前往北京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寻求儿子的“救命之道”,被告知在该院进行亲缘造血干细胞移植至少要80万元。他们还到中华骨髓库搜索志愿者,可是这名志愿者经过体检,高分辨配型没有成功。


谢雪霜和丈夫不断地寻医问药,在得知能够通过移植自己的骨髓与造血干细胞来挽救儿子后,谢雪霜仿佛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立马开始筹备40万元的手术费。在和丈夫商量后,谢雪霜决定把房子和车子卖了。趁着春节女儿回家,夫妻俩和女儿商量后,决定将原本用于给女儿出国的费用也用来给儿子做手术。可即使这样,距离手术全额费用还是差了近8万元。“我老公从没求过人,这次为了儿子的治疗费,他完全放下面子,东借1万元,西借5000元,真的难为他了。”谢雪霜看着丈夫感动地说。


▲谢雪霜用手机记录儿子在医院治疗的每个阶段。



但其实,谢雪霜的现任丈夫并不是儿子的亲生父亲,女儿也是丈夫与前妻的孩子。可即使没有血缘关系,丈夫和女儿仍愿意付出一切,拯救儿子的生命。“女儿很优秀,本来可以作为学校推荐的交换生出国学习,可她考虑到哥哥病重,主动和我们说,愿意放弃这次留学的机会,先救哥哥。”谢雪霜说,在儿子第一次住院期间,体内的血小板曾一度骤降至个位数,生命危在旦夕。得知这一消息后,在西安上学的妹妹赶紧在网上发布了“急需熊猫血救哥哥一命”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她许多朋友得知后也纷纷转载。终于,一位在南宁上大学、同样有熊猫血的大学生梁国聪看到了她的求助信息,自费从南宁乘火车到柳州,下车后直奔血液站为郭志彪献了血。后来,梁国聪经常联系郭志彪了解他的情况,在他需要的时候便赶来献血。“还有许许多多热心人联系了我们,我的一位林姓朋友,得知此事后,立马转了2万元,用来给我儿子交了第一笔治疗费。真的很感激大家的帮助!”谢雪霜说。


郭志彪的妻子得知丈夫患重病后,仍不离弃,她细心地照看儿子,她的父母也将打工及卖废品的收入,用于给女婿治病。有一次,谢雪霜实在没钱交不起住院费了,到亲家求助,看到亲家从阳台上挂着的一个旧茶壶里拿出他们攒了多年的血汗钱,10块、5块……都是他们平时卖废品所得的收入。回忆起众多人对自己一家的帮助,谢雪霜眼睛红了,她说:“我们和大家不是亲缘关系,却远胜于亲缘,感谢所有好心人。



▲看着母亲忙碌的身影,小郭的眼眶湿润了。


希望在即 微笑面对


黄锦雄主任介绍,此次即将进行的移植手术是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谢雪霜的血型是RH阳性,与郭志彪的血型不符,对于市人民医院血液科来说是一项新技术的尝试。为确保手术能够顺利进行,该院血液科的专家团队还专门请来了广西医科大学的专家共同讨论病例,多次研究手术方案,并为此安排了30多名医务人员。他们将齐心协力,都在努力地准备着。


值得一提的是,郭志彪此次住院,同病房的梅先生乐观开朗,每看到郭志彪情绪低落时,他便会用自己的人生经历以及一些正能量的“鸡汤”来开导郭志彪,让郭志彪及其家人都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来自病房的温暖。“有这么多人在关心我,为我加油,我一定顽强地坚持下去!”郭志彪笑着说。


昨天下午,郭志彪进入市人民医院层流洁净病房进行大剂量的药物治疗,为接受母亲的骨髓和造血干细胞做准备。谢雪霜也将在3月8日、9日两天,为儿子捐献造血干细胞。“当初生儿子时痛了一次,听说这次捐骨髓也会很痛,就当是儿子‘新生’ 了吧!”谢雪霜笑着说。


当儿子走进层流洁净病房后,她只能通过透明玻璃在观察儿子的一举一动,通过电话来听到儿子的声音。看着儿子在病房里向她招手,她终于还是忍不住,躲到儿子看不到的墙边,偷偷抹眼泪。“我不能在儿子面前哭,要对他笑,让他知道一切都会很好。”谢雪霜哽咽着说。宗锡文握着她的手安慰道:“没关系,希望就在明天,我们微笑面对一切!”(记者 吴祉婧/文 黎寒池/图)


亲爱的读者朋友,

如果您愿意帮助郭志彪一家渡过难关,

请联系晚报爱心热线:2821100,

感谢您的爱心!


责任编辑:李昕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