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H7N9可防可控可治, 这些知识你要懂

今日柳州|时间:2017-03-02 16:50 来源:本站原创 评论:0


3月2日,据自治区卫生计生委通报,柳州市发现1例H7N9病例,目前患者正在定点医院接受救治。



H7N9真有那么可怕吗?防治知识你知道多少?

小编这就和你说一说~


什么是H7N9疫情? 


H7N9疫情是由H7N9病毒引起的,自2013年我国华东地区首次发现人感染H7N9病例以来,每年都会在冬春季出现季节性流行。 


H7N9病例主要临床表现有哪些? 


H7N9病例的潜伏期一般多为7天以内,也可长达10天。肺炎为主要临床表现,患者常出现发热、咳嗽、咳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腹泻或呕吐等症状。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多在发病3-7天出现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常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性休克和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少数患者可为轻症,仅表现为发热伴上呼吸道感染症状。H7N9病例早期发病无特异性表现,早诊早治困难,后期重症病例治疗效果差,病死率高,目前报告病例的总体病死率在40%左右。



H7N9病毒通过什么途径传播?


导致人感染H7N9病毒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是直接或间接暴露于受感染活禽或带毒禽类污染的环境。尚没有证据显示H7N9病毒能够通过妥善处理的禽类或禽蛋类传播给人类。此外,吃煮熟的食物也不会感染H7N9病毒。


哪些人是H7N9病毒的高风险感染人群?


监测显示,近期报告的H7N9病例,以离退休人员、家务及待业人员、农村群众为主;中老年人居多;多数病例有基础性疾病;绝大多数病例发病前曾接触过活禽或到过有活禽售卖的市场;老年人和患有基础性疾病的人,感染发病后发生重症和死亡的可能性更高。


此外,从事非规模化和非规范化家禽养殖、贩卖、宰杀等工作的人群,因暴露于带毒禽类的机会更多,所以被感染的风险也更高。


重要的是

H7N9流感尚未发现“人传人”


目前疫情会不会越来越严重?


按照既往疫情流行规律,每年春节过后发病数量会出现明显的下降,并呈低水平流行直至4月下旬。


目前禽类还能不能吃呢?


禽是人体良好的食物蛋白质来源,价廉物美。鸡、鸭等禽类肯定是可以买、也可以吃的,但一定要吃得安全。


要注意尽量避免直接购买活禽、直接接触活禽和自行宰杀活禽。要尽量购买、食用有检疫证明的冷鲜禽、冰鲜禽及其产品。尤其在已经发现有H7N9疫情的地区,更不要去购买活禽,也不要将从活禽市场或流动摊贩处购买的活禽与自家家养禽混养。


要提醒老年人群,特别是原来就有慢性肺部疾病、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性疾病和体质比较差的人,购买禽类产品时更要尽量避免或减少与活禽接触,不去或少去有活禽的环境。


小编在此提醒大家无需恐慌

H7N9流感是乙类传染病

可防、可控、可治!

可防、可控、可治!

可防、可控、可治!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如何预防H7N9流感?

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勤洗手,六步搓洗法洗手40秒,特别是处理完鸡鸭等禽类食材后;室内勤通风换气,上午10点到下午3点间通风半小时;一周给家里做一次扫除等。


2.吃肉一定要煮熟


尽量避免食用家禽,如果食用家禽,禽鸟类的蛋和肉要煮熟后再吃;不要食用病(死)禽;不要购买来源不明的禽鸟类产品。


3.鸡蛋买回家要清洗


大家购买鸡蛋的时候,最好选择经过表面消毒的干净蛋,这些蛋外表经过消毒,不容易传染病毒细菌。


如果选择菜市场的普通鸡蛋,挑选时不要用手直接抓,套个塑料袋再接触。无论蛋壳上有没有粪便和羽毛,接触后都要洗手;剥下的蛋壳要立刻丢进垃圾桶。


4.生肉熟食要分开


厨房里面的生熟食物分开存放,生肉和熟食要分别使用不同的案板刀具,接触过生肉、生鱼、生蛋之后要洗手、刷水池。厨房里的抹布、筷子笼等要定期高温消毒。


5.警惕野生飞禽


因为野生飞禽活动范围广,被感染的可能性更高,要对自家家禽做好和野生飞禽的隔离。


6.饮食多样化,均衡营养

在日常饮食中要注意保证充足的蛋白质摄入,注意鱼虾、蛋、奶及豆类的摄入;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深色蔬菜和水果;注意锌和铁的摄入,吃一些动物肝脏、黑木耳、干果等。多吃清淡少盐的食物,多喝水。


H7N9进入春季高发期。

柳州市疾控中心提醒市民,

尽量不要接触活禽,

生鲜禽类食品要熟透后食用!


春季为传染病多发季节,

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做好必要的个人健康防护。



最后,

请市民不要轻信谣言,

出现发热症状及时到医院就医!

转发提醒身边人!






资料来源:柳州新闻网、柳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评柳州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李昕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