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北区这个村的千亩紫荆苗木产业,不仅很美还很“撮饼”!
今日柳州|时间:2017-04-20 12:03 来源:柳北之音 评论:0 点击:4758
13日上午,还没进下陶村,眼球就被村道两旁的紫荆花塞满——只能用漫山遍野来形容了。在全城紫荆花盛开的时候,这个位于柳北区石碑坪镇的美丽乡村,因为十多年前就开始培育种植紫荆花苗木而不断引来远近来客。现在,村里的百万株紫荆花苗木,不断销往全国各地,为村民带来“紫荆花车”“紫荆花楼”,也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有了更多的获得感与自豪感。
下陶村的发展与变化
这是近年来柳北区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在乡村建设中,柳北也通过多举措实现了“乡村风貌+生态环境+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多赢。
村民种出“紫荆花车”
4月13日上午11时许,下陶村一专业合作社的经纪人曾儒科,正组织工人挖紫荆花苗木。“这一次卖了150多棵到广东云浮。”曾儒科给记者算了一笔账,150多棵胸径11厘米大小的紫荆花苗木,可以卖2.5万元左右。该村采取“农户+专业合作社”的方式,已将紫荆花苗木销往区内外不少地方,带动了农民的增收致富。
“我们常常开玩笑说,这些车是‘紫荆花车’,楼是‘紫荆花楼’。”下陶村村委会主任钟敏指着村里的新楼、新车告诉记者,十多年前,该村新下陶屯开始种植紫荆花苗木,现在已带动该村95%以上的农户,种植紫荆花苗木致富。目前,该村已种植1500多亩紫荆花苗木,保有量超百万株。此外,还带动周边不少村屯也种起了紫荆花苗木。
“大小8厘米以上的紫荆花苗木仍然供不应求,而小一点的则卖得没有早几年那么火了。”钟敏说,随着培育紫荆花苗木的人越来越多,价格已经趋于稳定,对紫荆花苗木的品质要求也更高。不过,去年一年,该村紫荆花苗木的销售额也已经超过600万元,带动村民增收明显。
村民获得感增强
这几天,这百万株紫荆花开花了,让整个村子都被花所包围了,还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游玩拍照。昨天临近中午,气温虽然较高,但是游客们的热情依然高涨。游客吴胜伟就说,下陶村紫荆花不比市区的差。
道路硬化了、健身设施多了、房前屋后干净了……这些年下来,伴随着产业发展的是,该村的村容村貌和村民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大家的获得感得到增强。2015年,该村荣获自治区美丽广西“绿色村屯”称号;2016年获得柳州市“十佳村屯”称号。村民们也自发组织起了全市首支“巾帼护绿队”维护发展成果和这些来之不易的荣誉。
“接下来,我们还要结合北部生态新区的规划,提高紫荆花苗木产业的附加值。”石碑坪镇副镇长蒙玉园告诉记者,该镇还将推动下陶村及周边村屯发展农业旅游观光项目等,让这片美丽而宜居的乡村,成为更多人的休闲之所。
打造乡村建设升级版
正如石碑坪镇、下陶村在探索升级之路一样,柳北区也将通过多举措,打造乡村建设升级版,大力推动“宜居乡村”建设。
据了解,乡村建设活动启动以来,该区共整合各类资金近1亿元,深入开展绿化美化、饮水安全保障、道路硬化等工作,推进生态乡村“村屯绿化”“饮水净化”“道路硬化”三个专项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3月底,柳北区启动了“宜居乡村”建设,将于今明两年,集中完成“产业富民”“服务惠民”“基础便民”“示范村屯创建”等四大任务。
该区将通过构建农村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围绕“制定1个村级经济发展计划、培育1个带动农户增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打造1个现代农业生产示范基地、发展1个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建设1个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点”,争取到2018年年底,初步形成全区“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农村产业格局。
在“基础便民”中,以改厨、改厕、改圈为重点,统筹推进农村垃圾和生活污水治理、道路通行、饮水安全、村屯风貌、住房安全和能源利用水平提升,增强农村供电能力、通信能力、公共照明能力。通过推进“三改六提三增”工程,争取到2018年底,柳北区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0%以上,农村清洁厨房普及率达到60%以上,90%以上村庄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完成3个贫困村村屯道路建设项目和50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
来源:通讯员 罗扬振 记者 李俊 /文 记者 黎寒池/图
责任编辑:李昕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