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追踪】是什么让他打死了自己的父亲?
今日柳州|时间:2017-05-10 12:52 来源:柳州晚报 评论:1 点击:3748
5月6日,小编在柳州1号APP上编发了一篇《惊!男子将亲生父亲打死,原因竟然那么荒唐!》的文章,报道了在阳和大桥西岸桥底水域上,麦某使用铁棍将他父亲打死的悲剧。麦某为何会突然向养育自己的父亲下毒手?
父母离异学业中断
在事发当天,记者见到了涉嫌杀害父亲的麦某。只见麦某双手戴着手铐,皮肤黝黑,双眼无神,脸色阴沉。麦某的姑姑说,麦某的父母离异已有十多年,麦某长期与父亲相依为命,他父亲勤劳持家,靠打鱼为生,休渔期则修补渔网和渔船,外出打些零工度日。麦某逐渐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初中毕业后便没有再继续学业。同时,麦某开始迷恋网络和电子游戏等。麦某经常向父亲索要零用钱去上网,父亲尽管手头不宽裕,但也尽量满足儿子的请求。如此一来,麦某浑浑噩噩地度过了青少年的时光。成年之后,麦某的父亲一直催促他外出打工,但没有一技之长的麦某无法胜任外面的工作,只好回到船上依靠父亲。为此,麦某的父亲经常埋怨麦某,就此埋下了引发悲剧的种子。
一名参与调查的民警说,麦某对父亲下手十分凶狠。这名民警还说,经初步调查,事发当天麦某并未饮酒。麦某说,父亲恨铁不成钢,整天埋怨他却又没有办法帮他。
民警感叹,麦某父子俩生活在一起,整天争吵,家庭教育似乎走进了“死胡同”,最终悲剧酿成,父子俩一人身亡,一人成为凶案犯罪嫌疑人。
长期压抑引发悲剧
市心理咨询协会会长、国家级心理咨询师、市柳铁中心医院心理医生谢静分析,麦某突然失控行凶很可能是心理长期压抑的结果。这压抑来自于两方面,一方面是麦某中断学业后与父亲相依为命;另一方面,麦某的父亲不断埋怨让麦某觉得不被理解也得不到帮助。在这样的情况下,麦某可能形成了压抑的情绪,时间一久得不到疏解就会爆发出来。
此外,麦某压抑心理的形成也与他所处的生存环境、父亲的教育态度和方法等有关。对于经济上有些困难的家庭,更应该关爱孩子的成长,要在孩子成长的各个阶段指导孩子。谢静认为,不读高中或者不读大学并不意味着一个孩子没有未来,关键还是在于对孩子心理上的关注和帮助。要给孩子提供实际的指导,如与孩子谈心交流打开心结、教授孩子生活技巧、送孩子到技术学校继续学习等。不能只是嘴上说而行动上没有落实,否则孩子只能感受到压力而没有感受到有实际帮助。
用爱才能化解矛盾
如何化解这样的教育危机,如何避免这样的家庭悲剧。市第一中学心理德育老师马列子认为,家长要学会用爱来教育和引导孩子,用爱来化解这样的矛盾。家长对孩子都是有爱的,但这个爱要会给予。即要从孩子的角度、从孩子的处境等出发,给孩子所需要的爱。如麦某父亲所给的可能主要是物质上的爱,精神上的爱比较缺乏等。另外麦某的父亲可能没有做到前后统一,小时候对儿子疼爱有加要钱给钱,长大了整天埋怨经济上却无法满足孩子,这给麦某心理带来较大的落差。
其次,要教导孩子学会感恩和明白爱,如懂得父母的养育之恩、兄弟姐妹之间的亲情等,让孩子明白社会处处充满爱,会用爱心看世界,懂得感恩;再就是要积极让孩子融入社会,引领孩子如何去爱,教孩子给予别人爱,从而收获爱。
见习编辑:六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