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您提个醒 长在路边的这种野果千万莫乱吃!
今日柳州|时间:2017-05-26 08:55 来源:本站原创 评论:1 点击:6819
近日,笔者在河西公园中心广场里看到一棵挂满果实的奇怪的树,与常见的树木不同,它的果实不是挂在枝头,而是全部长在树干上。青绿色的果实形似小苹果,让一些路人看了不禁垂涎三尺,但苦于不知道是什么果,不敢轻易尝试,只好作罢。↓↓↓
笔者经向园林专家打听,得知此树为大果榕,在柳州栽种较少,尤其是长这么大果的大果榕更是少之又少。据悉,大果榕为人所熟知的名称是大无花果,是榕属的一种高大乔木或者小乔木,主要生活在低山沟谷潮湿雨林中。一般花期在8月至翌年3月,果期则为5月至8月。大果榕的果实大小跟环境的好坏密不可分,随着柳州生态环境气候的愈发良好,这棵大果榕能长这么大的果实也不足为奇了。
虽然大果榕果是部分鸟类天然的美食之一,但因有些雄株榕果果肉干燥、味苦,只能药用,并不能食用。因此,专家建议市民朋友在公园或者景区看到类似的果时,切勿轻易采摘食用,以免发生意外。(通讯员 陆书林)
一些常见易误食的野果

1.少花龙葵:又名七粒扣、五地茄、乌疔草、耳坠仔、白花菜、苦凉菜、苦纤纤、古钮草、扣子草、野辣椒,生于路旁、溪旁和村边荒地等阴湿处。
全株有小毒,以未成熟的浆果毒性较大,不能食用。中毒后选择性地损害四肢运动神经和视神经。中毒症状有喉干、口渴、恶心、视力模糊、瞳孔散大、心悸、头晕、全身无力、腹胀、腹泻,重者谵语。
2.露兜簕:别名假菠萝、野菠萝、山菠萝、婆锯簕、猪母锯、老锯头、簕古、水拖髻,生于村旁、路边、山谷、溪边及滨海地区。有实验表明,食后7天可致中毒性表皮坏死松懈症。
3.闭鞘姜:别名白石笋、樟柳头、水蕉花、广东商陆。多年生草本,高达2米。生于疏林下、山谷溪边潮湿地等。根头新鲜时有毒,食量过多会引起头晕、呕吐、剧烈腹泻等。
4.相思子:别名红豆、相思豆、红漆豆、观音子、鸳鸯豆、土甘草豆、郎君子豆。生于疏林或灌木丛中,也常生于村边。种子剧毒,叶和根次之,相思子有毒成分属于植物毒蛋白类型。种子外壳较硬,误食无破损的种子不易中毒,而一粒果仁即可致人死亡。
5.鸦胆子:别名苦参子、老鸦胆、苦榛子、苦杉木。常生于疏林、旷野或村合附近的灌木丛中。果实有毒,其水溶液能引起恶心、呕吐、腹泻、头晕、无力、便血、胃肠道充血出血、肝脏脂肪变性及充血、肾脏充血及变性等毒性作用。中毒症状表现为中枢神经的抑制,造成呼吸减慢、心跳加速、食欲不振,呕吐、腹泻、尿量减少、体温增高、眼结膜充血、四肢软弱及瘫痪、昏迷、抽搐,最后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小贴士
对于不知名的野果如何判断是否可能有毒,可以通过几个小技巧了解。
首先观形色,外形奇特、颜色鲜艳的野果往往有毒的可能性高;然后闻气味,若有特别刺激的气味、香味或怪味,则千万别乱吃;最后看浆液,折断植物后,如果看到有特殊的浆液,如白色或黄色且比较黏稠浓厚的汁液流出,或多或少具有毒性,若将汁液涂在体表敏感部位,如肘部或腋窝前上部起疹或肿胀,则肯定不能食用。
资料来源:柳州晚报、新华网、图片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李昕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