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柳州中考招生政策公布 今年将有这些变化!

今日柳州|时间:2017-05-31 12:25 来源:柳州教育 评论:0

市教育局召开中考招生工作新闻发布会


日前,市教育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柳州市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和高中阶段招生工作方案。市教育局副局长潘旭阳解读了今年中考招生方案中新的调整和变化,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科、市招生考试院、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负责人现场解答了全市各媒体关于今年柳江区招生政策、来外人员子女升学考试、中考部分科目考试分值变化、定向推荐就读比例等热点问题。


看看今年中考招生政策都有哪些变化与调整


一、2017年普通高中招生计划总额比去年有增加


2017年自治区下达我市高中阶段招生总数为35900人,其中普通高中招生任务数22400人,中职全日制招生任务数11000人,非全日制招生任务数2500人。市教育局结合我市实际,在自治区下达任务数的基础上,将2017年全市高中阶段招生目标总数确定为37125人,其中普通高中招生任务 23075人,超出自治区下达目标675人。


普通高中招生计划数的增加,一是得益于近两年普通高中新建、改扩建项目大力推进。2017年相继启动6个普通高中学校新建项目,包括钢一中凤凰岭校区二期项目,柳铁一中、市一中、三江县民族高级中学新校区建设项目,以及融水县民族高中新建教学楼项目、融安县高级中学新校区建设项目。实施9个普通高中学校改扩建项目(柳州高中柳南校区、民族高中、柳江区实验高中、柳城中学、柳城实验高级中学、鹿寨中学、鹿寨实验高中、融安综合高中、融水第二中学)。这些项目顺利推进将在年内及今后全面扩充全市公办普通高中学位,最大限度地满足百姓子女就读公办普通高中的需求。二是经柳州市行政审批局审批,原来宾市所属的柳州地区柳邕高级中学,纳入我市管理并更名为柳州市柳邕高级中学,我市民办普通高中学校变成三所,进一步补充了我市普通高中教学资源。



目前普通高中招生任务数不包含柳州新世纪高中招生指标,主要原因是该学校办学条件按相关部门的要求正在整改和完善中,在确认学校整改完成并通过验收后,再根据今年招生工作的进程,研究是否增补下达柳州新世纪高中招生指标。


二、明确了初中阶段渗透职业教育学生参加中考要求


根据自治区教育厅文件要求,明确2017年初中阶段渗透职业教育的学生参加中考:一是学生转入中等职业学校开展职业教育渗透的,在中等职业学校组织学生参加考试;二是以送教上门方式开展职业教育渗透的,在初中学校组织学生参加考试。


三、2017年继续实行取消择校生政策


2015年教育部明确要求普通高中取消招收择校生。我市按照教育部和自治区教育厅要求,从2015年开始取消择校生,所有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全部用于统一招生录取,普通高中也不得收取“择校费”。2017年,我市将继续实行取消择校生政策,招生计划由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构成。其中指导性计划允许学校根据自身办学特色采用自主招生方式招收一定数量特长生,但是不得收取“择校费”。


四、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科目及分值与去年总体一致,其中体育与健康科总分及地理生物分值比重有所变化。


中考科目分别在九年级和八年级完成,八年级考试科目为地理、生物。九年级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思想品德、历史、体育与健康。根据自治区文件要求及我市政策,2017年起,全市体育与健康科满分分值由45分提高至60分,继续考跑、跳、投三项,每项占20分,满分按60分计入升学总分。


今年对八年级的考试科目地理、生物两科分值比重有所调整:即2016年八年级考试科目为地理、生物,考后将两科原始总分由原来按1/4(即满分30分)调整为今年按1/2(即满分60分)计入2017年九年级毕业升学考试总分(得数取小数点后1位,小数点后第2位四舍五入)。


五、非柳州市户籍的学生在市区参加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和普通高中录取政策有了明确规定


2016年6月,市政府出台了《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柳州市市区外户籍人员在柳州市区参加初中升学考试暂行办法》(柳政办〔2016〕82号),并于2017年1月1日起实施。根据文件规定,2017年外来人员随迁子女和柳州市市区外户籍人员(以下统称“外来人员”)在柳州市区参加中考的,在中考前符合以下两个条件,可与市区户籍考生一样参加市区公办普通高中网上统一招生录取:一是外来人员在柳州市市区初中学校实际连续就读三年,具有我市初中阶段正式完整学籍(以广西中小学生电子学籍管理系统注册为准);二是其父母一方(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我市城区取得居住证1年以上(含1年),具有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1年以上(含1年)。这是市委、市政府落实国家及自治区关于规范流动人口参加中考管理要求,在我市普通高中教育资源仍较为紧缺的实际情况下,为切实保障柳州市市区户籍子女以及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参加中考并顺利升入高中阶段学校就读而作出的决定。


对不符合以上条件的外来人员,可在我市市区参加中考借考,也可回户籍所在地参加中考。在市区参加中考借考的,可在我市市区报读中职学校和参加市区公办普通高中自主招生、民办普通高中网上统一招生录取,但不能参加市区公办普通高中网上统一招生录取。


如在我市市区参加中考的外来人员,在中考前户籍迁入我市市区,可享受市区户籍考生相同待遇。


六、向柳江区新增100名招生计划


方案中所指市区,其范围按照柳江区撤县设区前的柳州市市区范围认定。即2017年柳江区初中毕业生、在市区初中就读的柳江区学生中考与高中阶段招生总体执行与其他五县学生相同政策,但在柳州高中、柳铁一中、市一中、市二中四所学校的指导性计划招生中有所倾斜,其中柳州高中、柳铁一中在继续分别面向其他五县每县择优录取10名学生的基础上,面向柳江区择优录取30名学生,市一中、市二中分别面向柳江区择优录取30名学生。也就是向柳江区新增了100名招生计划。


七、继续实行定向推荐政策,填报志愿方式采取网上填报


2017年我市的定向推荐政策实行“两不变一调整”。


“两不变”一是定向推荐生占指令性计划比例不变。为了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引导学生在本学区学校就读,遏制盲目择校现象,从2008年开始,我市开始实行定向推荐生政策,即从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划出一定比例的招生指标直接分配给初中学校,2013年,这个比例从2008年的15%提高到51%,今年,我市将继续维持51%的比例。今后,这个比例按照国家、自治区的要求,还有可能进一步提高。二是定向推荐生录取分数线要求不变。2017年定向推荐生的录取,将继续根据各初中学校获得的定向推荐指标及符合条件的考生填报定向志愿的情况,按中考成绩排序从高到低择优录取。其中录取柳州高中、柳州铁一中的定向推荐生,中考总成绩必须达到A等及以上。录取市一中、市二中、铁二中的定向推荐生,中考总成绩必须达到B+等及以上。录取其它示范性普通高中的的定向推荐生,中考总成绩必须达到C等及以上。


“一调整”指的是,2017年在保持定向推荐生录取办法和步骤基本稳定的前期下,将学生填报志愿方式调整为网上填报,这样使得定向推荐生录取过程更加公开透明;定向推荐生的生源质量、定向推荐生指标使用率进一步提高。具体流程将在《柳州市2017年中考招生简章》进行说明。


八、继续实行免试保送生及特长生政策,录取标准和程序将更规范更严格。


今年,我市将继续从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各拿出10个名额录取免试保送生,对国家宋庆龄奖学金获得者,或省市级以上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由所在初中学校和县区(新区)教育行政部门推荐免试保送进入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学习。各普通高中学校分别拿出20个名额,招收在体育、音乐、美术、书法、朗诵、辩论、表演、科学、文学创作、工艺制作、电脑制作、创造发明等方面有特长的学生。柳州高中、柳铁一中、市一中、市三中等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含广西壮族自治区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示范学校)在20个名额基础上,将从指令性计划中各拿出3个名额招收足球项目特长生。具体推荐办法将由市、县教育局分别制定。


九、落实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资助政策,组织实施柳州市教育精准脱贫专项行动。


一是2017年,凡在我市高中阶段教育学校就读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全部免除学杂费,在校期间按最高标准提供3500元/年的一等助学金。


二是2017年柳州高中、柳铁一中、市一中、市二中、市铁二中等五所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从本校指令性计划中各拿出30个名额,面向全市择优录取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优秀初中毕业生。报读以上五所学校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的中考总成绩,要达到所报读学校定向推荐生的录取控制线。


三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以扶贫办的认定为准),城镇、农村低保及低收入家庭(以民政部门的认定为准)的考生可以免收中考报考费用,此一项合计减免费用近41万元。


附:柳州市2017年市区中考定向推荐生录取办法



市教育局从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柳州高中、柳州高中柳南校区、柳铁一中、市一中、市二中、市铁二中、市三中、市钢一中、市钢一中凤凰岭校区、市民族高中、市六中、市九中2017年招生计划指令性指标中,各划出51%的名额作为推荐指标,定向分配给市区各公办初中学校(具体指标分配另文下发)。具体录取办法如下:


一、定向推荐生入围条件


本办法中所指市区,其范围按照柳江区撤县设区前的柳州市市区范围认定。


入围定向推荐生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参加柳州市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的应届毕业生。


2.市区公办初中学校学区学生。学区学生指具有柳州市市区户籍,从初一起始年级开始,在其所属同一学区学校就读至毕业的学生。


3.申请柳州高中、柳铁一中定向推荐的学生,中考总成绩必须达到A等及以上,申请市一中、市二中、市铁二中定向推荐的学生,中考总成绩必须达到B+等及以上,申请其他示范性普通高中定向推荐的学生,中考总成绩必须达到C等及以上。


4.考生综合素质评价达B等。


5.考生物理实验、化学实验、信息技术学科的操作技能考试均为合格。


二、推荐和录取程序


1.为确保定向推荐生录取工作公平、公正、公开,各初中学校要认真对本校初三年级的学区生身份进行鉴定,于6月9日前在校内公示学区生名单,公布举报电话,接受师生、家长和社会监督。市教育局下达给各学校定向推荐生的指标,各初中学校要及时在校内公布。


2.各初中学校在中考成绩公布后,应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定向推荐生推荐录取有关政策。符合定向推荐条件的学区生以自愿为原则,向所在学校提出书面申请,填写《柳州市2017年中考定向推荐生资格申请表》,考生及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必须在资格申请表上签字确认;对符合推荐条件却放弃推荐资格的学生,必须填写《柳州市2017年初中学校学区生放弃中考定向推荐生推荐资格确认表》,考生及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必须在确认表上签字确认。在学校规定的时间内没有上交申请表或确认表的考生,视为自动放弃推荐资格。《柳州市2017年初中学校学区生放弃中考定向推荐生推荐资格确认表》由学校存档备查。学校要尊重学生意愿,不能对申请定向推荐的学生进行筛选。


3.各初中学校必须将本校符合条件的定向推荐生名单在校内公示3个工作日无异议后,将资格申请表报城区(不含柳江区)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城区(不含柳江区)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按规定时间和要求上报市教育局审批。不按时上报定向推荐生名单的学校,取消该学校定向推荐生名额,由此造成的后果由责任单位承担。


4.市教育局审批后,通过定向资格审核的考生在市招生考试院规定的时间内上网填报定向志愿。填报志愿期间,考生凭准考证号及密码登录指定网站填报定向志愿,最多可填报一个志愿,并在填报志愿时间截止前可随时在网上更改志愿。填报志愿时间截止后,考生的定向志愿不能再更改。

5.填报志愿时间截止后,市招生考试院根据分配到各初中学校的推荐指标及考生填报的志愿,按中考成绩排序从高到低择优录取。其排序规则如下:


(1)总成绩等级高的考生排前。


(2)总成绩等级相同的考生,按照中考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思想品德与历史单科成绩中最高等级数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序;若两名考生文化科单科成绩中最高等级的数量相等,则按照次一等级的数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序,依此类推。


(3)总成绩等级相同且单科成绩中各等级数相等的考生,首先比较语文成绩,语文成绩等级高的考生排名靠前;语文成绩相同则比较数学成绩,数学成绩等级高的考生排名靠前;依此类推,按照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思想品德与历史的顺序依次比较各单科成绩,单科成绩等级高的考生排名靠前。


6.各初中学校中考定向推荐生指标如有使用不完的,在本城区(不含柳江区)范围内统一进行二次分配。由市招生考试院按城区将剩余定向推荐指标汇总后,对该城区(不含柳江区)已网上填报定向推荐生志愿但未获得录取的学生,按网上已填报的定向志愿进行排序,从高到低进行录取。经过二次分配如还有剩余指标,全部转入网上统一招生录取指标。


7.市招生考试院拟定录取的定向推荐生名单在柳州教育网和自治区招生考试院网站柳州网页进行公示。


三、加强定向推荐生录取工作的管理


1.定向生推荐和录取工作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各初中学校要根据定向推荐生的推荐条件,严格按程序进行推荐。城区(新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和监管,确保定向推荐工作顺利进行。


2.在推荐录取过程中,必须严格按本办法规定的条件和要求进行操作,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弄虚作假,有违反本办法的,取消考生的入围、入学资格和学校2017年的评优资格,在全市教育系统进行通报,并按违反国家招生纪律的有关规定严肃查处相关责任人。


3.各学校和城区(新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做好相关信访工作,及时处理好学生和家长的投诉及信访。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主动公布咨询或投诉电话:2094744(城中区教育局)、2805621(柳北区教育局)、3726390、3715758(柳南区教育局)、3163324(鱼峰区教育局)、3116570(柳东新区教育管理办公室)、3310675(阳和工业新区社会事务局)。
市教育局咨询电话:2815945 2851554(基础教育科)


市教育局举报电话:2805657(纪检监察室)





责任编辑:李昕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