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南区教育系统人员参观节能科普教育基地
节能低碳引领未来发展,绿色生态打造节约机关。今年6月11日是全国低碳日,我市将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以“节能有我,绿色共享”为主题的节能宣传周教育活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倡导生态节能,传递绿色理念。
近年来,我市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节约型机关建设的各个方面。以增强绿色办公意识、打造绿色办公建筑为重点,推进节能改造、创新节能举措、完善节能体系,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节能改造,树立节能典范】
“原以为这小小的一块光伏发电板只是一个高科技的探索试验,没想到它的节能作用这么明显。”近日,市委党校的机关工作人员为改造完成的光伏薄膜发电技术赞叹不已,市委党校后勤楼建设的装机容量7.8kw的太阳能薄膜光伏发电站,有效实现了每天电能“自产自销”,满足后勤楼每日的照明用电,机关能源节约效率明显提升。
作为一个有着蓬勃发展活力、坚持绿色发展的工业城市,市委党校光伏项目建设只是我市坚持绿色发展、建设节能机关的一个缩影。
“十月科普大行动”让节能环保深入人心
从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提供的一组数据可看出我市公共机构节能建设的“绿色步伐”:截至2016年底,全市人均综合能耗59.957千克标准煤,单位建筑面积能耗3.752千克标煤/平方米,人均用水量24.066吨,人均综合能耗下降13.37%,人均用水下降10.19%,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下降4.59%。
纵观我市绿色节能的“建设脉络”:节能技术改造、光伏项目建设、节能示范单位创建,是我市推动公共机构节能建设的重要抓手。
2016年,我市先后投入1626万元,对柳州职业技术学院、篮球训练基地、各县区学校公共办公楼等进行节能改造,通过更换LED节能照明设备,提升空调系统、空气能热水系统节能效能等举措,对既有建筑累计改造21.2万平方米、空调通风系统节能改造15.5万平方米,实施多个地源、水源、空气源热泵项目,综合节能率均达15%以上。同时积极推动光伏项目建设,先后在柳州市委党校后勤楼、河东管理大厦电动车停车棚、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高中等三所学校、融水苗族自治县水务局专用航船等公共机构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总装机容量超过50KW,探索太阳能光伏发电“自发自用”新模式,不断提升公共机构节能成效。

我市坚持绿色发展,建设节能机关
与此同时,我市积极推进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工作,拟定《柳州市开展节约型示范单位创建工作的通知》《柳州市开展节水型单位创建工作的通知》及创建工作实施方案,2016年积极向国家、自治区分别申报了4个国家级节约型、4个自治区级节水型和1个国家级绿色数据机房示范创建,严格按照创建标准,多次督查指导,确保创建质量。
【新型能源,助力低碳交通】
在近日召开的市政协重点提案面对面座谈会上,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在答复政协委员提案时给出了一组令人振奋的数据:截至目前,我市已投放约2000辆新能源汽车E100上路体验,据测算半年节省汽油12万升,节能减排初见成效。
作为节能减排的重要环节,发展新能源汽车,打造绿色交通一直是我市推进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我市从顶层设计上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进行了有效规划,由市领导牵头先后组织编制了《柳州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6年-2020年)》《柳州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方案(2016年-2020年)》《柳州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示范试点方案(2016年-2020年)》《柳州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暂行管理办法》等相关配套政策文件,为我市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在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上,我市通过出台《关于柳州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及基础设施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了诸多鼓励:对新能源汽车产品进行补贴,同时对充电桩建设和充电服务费进行相应补助。在使用环节上,在车管所开设新能源汽车办证“绿色通道”,在公共停车区域设立新能源汽车专用车位,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在推广应用期间允许新能源汽车在公交专用道上通行等。
为积极配合全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我市各机关积极响应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安装的通知,率先在三中路机关办公区安装首批智能充电桩,目前全市共完成充电桩布点30个,建设充电桩296个,预计今年底前将在市级、城区级公共机构建立385个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中在各政府机关单位布点建设120个充电桩。
据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进一步配合推进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我市还在各机关试点开展了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项目,分别在文昌楼办公区、三中路办公区和部分城区机关办公区,让机关干部职工体验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
【多项并举,推动绿色节能】
加强节能宣传,创新节能举措,以细处着眼宣传绿色理念,以小处着手加强节能习惯,不断增强绿色办公意识,提升节能理念。
●在能力建设提升上,我市以节能培训为载体,先后组织了全市24家单位的能耗统计数据负责人在市委党校举办了2016年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统计数据集中会审培培训训班,并积极组织各县区、市直机关节能工作人员参加了国管局组织的公共机构节能管理远程教育培训。据统计,去年我市开展全市各级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培训累计24班次,培训人数达1836人次。
●在节能理念宣传上,我市以“世界水日”“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十月科普大行动”等重点节日为契机,在全市范围内集中开展了能源紧缺体验、节水爱水护水知识讲座、绿色出行、废旧物品回收利用等主题活动,营造了良好绿色节能氛围,有效引导各机关党员积极参与绿色节能活动。据不完全统计,仅去年低碳日当日,我市机关单位停开私家车3000多辆,节约用电65.13吨标煤。
●在资源回收利用上,我市在桂中大厦、文昌综合楼、三中路市委大院、医院、学校等建立了350个废旧回收点,与有资质的定点回收公司合作,通过实行统一台账管理制度对废旧物资进行统一回收处理。为了杜绝潲水变成地沟油流向餐桌,我市对全市公共机构餐厨垃圾点进行不定期检查,对餐厨垃圾去向进行账目登记。对于全市公共机构废旧回收方面,我市对各公共机构对废旧回收、餐厨垃圾处理工作进行标准化管理,按照统一的格式进行废弃物登记。截至去年11月,我市处理废铁约107.158吨,废纸、废旧书籍39.575吨,废旧电脑5037台,各类废旧电子产品26.8吨。(廖冠华 文/图)
责任编辑:覃连毅